近年来,各路明星经营的餐饮品牌大量倒闭。以“明星+专业团队”的模式运营餐饮品牌,在几年前曾经风靡一时。但现在,大部分品牌都在走向“遍地鸡毛”。曾经引起粉丝疯狂打卡的明星餐饮店退潮,为明星的名气和资源买单的加盟商成为这场“狂欢”的对象。(中新社)
明星餐厅以前很火爆,很多艺人都从中赚了不少钱。随着最初的热度过去,潮水退去,很少有人活下来,做大做强,做成了口碑。其实餐饮行业一直都是红海,供大于求导致的高强度竞争一直都是常态。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下,即使有明星的帮助,也很难自始至终取得胜利。
应该说,大多数星级餐厅的典型轨迹是高开低走。有明星地位的小镇,这样的餐厅通常“出道就是巅峰”。开业的标准是食客大排长龙。因为大量的粉丝是“无脑”的,所以这类餐厅的经营逻辑其实和普通餐厅是不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无条件的支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带来生意和人气,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粉丝的“养尊处优”,这类餐厅缺乏自知、自省、自强的动力。久而久之,他们往往会放纵自己,变得越来越平庸。
明星如果想越界做餐饮,那就是半路出家,风险极高。意识到这一点,很多艺人会选择找专门的餐饮管理团队代为运营。这种模式看似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可以保证“第一店”和“总店”的质量,但对整个供应链和“加盟店”的管理往往粗心大意。这类运营团队主要擅长视觉设计、产品推广营销、商业开发等环节,对于食材和餐食本身的质量控制缺乏理解和执行力。
粉丝经济和餐饮经济的合流,一度造就了空之前的盛况。现在,这个“财富创造神话”正在被加速证伪。尤其是对于很多加盟商来说,风险要重新评估。“乘风”可能只是一厢情愿。更多的可能,只是给别人做嫁衣,不劳而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