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南方的经济发展是甜食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中国经济中心向东南方转移,实际上也是唐宋时期“南咸北甜”向明清以来“南甜北咸”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甜味有“致命吸引力”
在西方,直到公元8世纪,甘蔗和蔗糖的生产技术才为欧洲人所熟知。由于欧洲不具备种植甘蔗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糖只能通过与东方的长期贸易获得,所以糖价一直居高不下。
在当时的欧洲,糖不是作为娱乐食品,而是作为处方药,由专业药剂师配制。非药用糖只有皇室或贵族等特权阶层才能享用。此外,根据《英国诗史》记载,在15世纪的英国,用糖雕刻的手工艺品成为教会、学校和贵族权威的象征。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地的制糖业开始迅速发展。1420年,葡萄牙人将甘蔗带到马德拉群岛后,甘蔗种植园开始在美洲迅速增加。
17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加勒比海种植甘蔗。奴隶贩子抓住非洲黑人,通过海路卖给北美种植园主。然后把糖卖回欧洲,在欧洲卖高价,买枪再卖到非洲换奴隶。这样,融合了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和美洲土地的甘蔗,就成了全球化初期的“国际作物”和“三角贸易”的组成部分。到18世纪初,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糖厂。
此后,随着“种植园经济”发展,蔗糖产量大大提高,价格也随之下降。蔗糖的零售价在1630年到1680年间降低了一半。随之而来的是蔗糖消费规模的剧增。在18世纪的前40年,英国的蔗糖消费增长了4倍以上,之后的40年里又翻了两番。从1663年到1775年,英格兰的蔗糖消费增长了将近20倍。在1660年之后,蔗糖从最初的奢侈品、珍稀品,变成了一种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大众生活品。
此后,随着“种植园经济”的发展,蔗糖的产量大大增加,价格也随之降低。蔗糖的零售价格在1630年至1680年间减半。随之而来的是蔗糖消费规模的剧增。在18世纪的前40年,英国蔗糖的消费量增长了4倍多,然后在接下来的40年里增长了4倍。从1663年到1775年,英格兰的蔗糖消耗量增加了近20倍。1660年后,蔗糖从最初的奢侈品和稀有产品变成了大量生产的商品。
有学者认为,“甜蜜的诱惑”是欧洲殖民运动的重要动机之一。由此而生的“三角贸易”使欧洲人积累了大量财富,进而为欧洲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原始资本。直接推动了跨洲人口迁移,改变了加勒比地区乃至美洲的人口构成。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食。糖从当初的稀有品变成了如今的“限带品”,“低糖”“无糖”反而成了健康生活方式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与糖的关系也在发生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