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实地采风的写作方式,对于葛亮而言已成习惯。葛亮说,这是他写作过程中的自我要求,同时也是他身为学院研究者的一种工作方式。“虽然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但我也因此拥有了快乐和享受,这就够了。”他更认为,这样的选择,不仅对自身,对于读者都应该是负责任的,“因为文学的质地之所以扎实,主要还是因为其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质感。”
描摹细节,营造历史在场感
《燕食记》有一个细节,陈五举发现师傅有一个虾饺少了两道褶,而这正是师傅给他上的第一课:每一个虾饺,必须包十二道褶。在细腻、安静的细节书写中,文字呈现出动人心魄的力量。对此,葛亮说:“细节的呈现,是一部作品和读者发生共情的重要因素,我们的日常是细节构成,细节里埋藏着我们的价值观,甚至有历史观。”
葛亮直言,他希望这部小说能通过一个个细节,营造一种历史的在场感。“这种历史在场感,不是单一地走进历史的现场,而是更希望在此过程中有所关照和对话。”因此《燕食记》除了有浸润百年历史的一个个虚构场景,还有一个非虚构的线索,便是书中的“我“。
对于“我”,葛亮是非常看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作为历史镜像出现的,他代表着一个今人怎样回望历史的过程。”在葛亮的创作意图中,这个“我”还含有心理的递变,“我”一开始和陈五举探访岭南饮食的过程中,对历史有一些质疑,但随着探访的逐步深入,他后来呈现出和历史同声相和的状态。“我觉得这是我们对于历史应有的态度,就是在不断考察、挖掘的同时,进行反思。”
对于葛亮来说,写《燕食记》背后正是深深埋藏着他的反思。“我们现在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就是急于想知道我们的未来,但在我看来,这个答案并不在我们触手可见的未来本身,而是在于过去。”他说,每个民族都有自我生长的逻辑,从某种意义来说,这种逻辑有可资借鉴的部分,它往往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也可以让我们寻求到答案。
作者: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