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欣:扫地机器人是难得的兼顾空间与壁垒的科技消费品。清洁这一高频刚需的消费属性带来巨大的渗透空间,而技术迭代属性既能带来现象级产品的爆发,也能为龙头企业拉开研发壁垒。
我们认为当前行业成长上仍有一个认知差,大家普遍只把扫地机器人当成一个更好用的清洁工具,而忽略了“机器人”属性。扫地机器人在智能性上已有众人皆知的探索:定位、识别及人机交互上,扫地机器人与割草机器人、商用机器人、人型机器人都拥有相通的运行逻辑。此前科沃斯曾推出机器人管家“Unibot”、今年美的新推家庭机器人“小惟Wishug”,龙头已在打破常规不断尝试,虽不像即将发布的特斯拉人型机器人声势浩大,但都已步入量产级别。
除了创新,机器人这一主线也会为上游供应链带来再次爆发的机会,正如车是家电企业的下一战场,机器人远期也可能具备同车一样的广阔空间,并带来新一轮“供应链重塑”的机遇。当前也有大量零部件公司展开了探索,可能正是“播种之时”,静待开花结果。
李迅雷:能否最后用一段话总结你们扎根“家电新势力”的研究思路?
邓欣:可以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比较优势”,两个基本点是我们推荐的两条“家电新势力”主线。
第一条新势力主线是挖掘家电制造优势的“供应链重塑”。去年底我们发布了年度策略报告《车,下一个家》,今年这篇报告也被客户及朋友们频繁提起。车,下一个家,核心是指家电巨头企业和部品企业都在切入汽车供应链的重塑。结论上,我们以必选程度/价值量/格局壁垒为标准,选出三个主赛道,分别是热管理、车载显示和核心零部件,其中热管理是重心,今年还演绎出汽车热管理、能源热管理和机器人热管理.。
第二条新势力主线是挖掘家电新消费空间的“科技消费品”。核心是寻找在全球有比较优势的增量家电品类。这一点上我们同样用比较方法,以天花板/出海阶段/壁垒高低包括产业链分布为基准,长期看好投影赛道和清洁赛道的未来渗透潜力。
简言之,家电是中国最先向海外输出品牌,输出产品、输出资本及输出溢价能力的行业之一,并因此诞生出多家千亿市值的全球龙头企业。对于未来,我们相信家电行业过去积累出的比较优势将在新时代新场景下形成一股“新势力”,我们团队则梦想有更多的机会陪伴优秀的国产制造公司一同成长,见证中国制造的崛起。
(李迅雷系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lixunlei0722”。
作者: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