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鲐鱼也有讲究,春吃鲐鱼,秋晒咸鱼。据说老烟台一般的吃法有两种,一是小白菜焖鲐鱼,据说这种烹制方法,可以防止过敏,亦可增香提鲜;二是酱焖鲐鱼,一把鲜葱鲜姜鲜蒜,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三尺。加之鲐鱼鱼刺较少,老人孩子吃起来也相当美味。
老烟台常说“鲐鱼腿短”,因为不易保鲜。为此,腌制鲐鱼也成为烟台特有的一道美味。用盐卤过的鲐鱼,晾晒在秋风秋阳之中,没几天就泛出焦黄的鱼油,散发出诱人的特有香味。及至冬日,剁块装盘,撒上葱姜末,滴几滴香油,和玉米片一起上锅蒸熟,香味氤氲散开,让人胃口大开。
渔民将海鲜分拣后售卖
胶东流行“鲅鱼礼”
见面必吃“鲅鱼饺”
胶东各市风俗文化虽略有差异,但整个胶东地区,都对鲅鱼充满热爱。老一辈烟台人甚至开玩笑自称都叫“老鲅鱼”。流传甚广的谚语称:“春天到,鲅鱼跳。鲅鱼跳,丈人笑。”鲅鱼上市时,如果女婿没给岳父送上一份入眼的“鲅鱼礼”,或许一整年都看不到老泰山的笑脸。
鲅鱼基本上一年两汛,春汛和秋汛都是烟台人和鲅鱼最佳“约会”的时期。春暖花开时节,随着“桃花水”的到来,成群的鲅鱼会追随着洋流,北上洄游至胶东半岛一带。谷雨后水温明显上升,是捕捉各色杂鱼的好时机,有“过了谷雨打杂鱼”之说。秋后鱼虾又从渤海游向黄海,也是捕捞的黄金季节。
有人说,在南京,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过长江;而在胶东,则没有一条鲅鱼能活着游出渤海黄海。虽然夸张,但对于鲅鱼的执念,是烟台人乃至整个胶东半岛的历史传承。自从被渔网捞起的一刻,鲜美的鲅鱼便有了归宿:煎、炒、烹、炸、炖、熏,无论哪种做法,都能妥妥帖帖。
但在众多鲅鱼美食中,没有什么敌得过鲅鱼饺子。“心情好,鲅鱼饺。”嫩滑的鱼肉、柔软的面皮,个大皮薄,吹弹可破,满口余香。烟台人待客,酒酣耳热之后必来一盘鲅鱼饺子。这种天然的默契,是世世代代镌刻在基因中的味觉记忆。
新黄河记者:陈元昊
摄影:王汗冰 编辑:邢志彬
作者:陈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