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母公司与创业企业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也存在差异。一个极端是母公司与创业企业除了权益投资外,没有任何关系;另一个极端是,母公司在权益投资之外会积极提供创业企业所需资源而与之形成深度卷入关系。母公司会根据投资目的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治理结构。
调研显示,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大多采用母公司直接投资模式,如腾讯控股、比亚迪等通过设立战略投资部门进行直接投资;而异地上市公司通常采用设立CVC子公司进行投资,如碧桂园资本、广汽资本等。
(三)典型机构
腾讯控股。2008年,腾讯正式成立投资并购部。2011年腾讯宣布投资规模为50亿的产业共赢基金,后来追加到100亿。2014年至今,近八年国内所有企业风险投资中,腾讯的投资数量都位于榜首。截至目前,公司投资领域最广的是游戏、文娱传媒、电商。截至2022年4月末,腾讯在投企业近52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90余家。
比亚迪。2018年,比亚迪启动了新能源领域的相关投资,主要方向包括充电电池业务、手机及电脑零部件及装配服务,以及汽车业务等。截至2022年4月末,涉及的投资企业数量达20余家,投资规模超过70亿。据了解,比亚迪最近1年来投资规模近50亿,目前已经有4个项目处于IPO审核,预计今年有3个上市。
富士康。2008年,富士康开始布局相关CVC领域的投资,主要涉及3C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等与企业有关联的领域。截至2022年4月末,富士康在投企业近50家,超过520亿的投资规模。
华大基因。2014年,华大基因通过科学技术服务和精准医疗服务,全面布局生命科学和医疗大健康发展行业。截至2022年4月末,华大基因在投企业近25家,投资规模超过5亿。
碧桂园。2019年,碧桂园成立了深圳市碧桂园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持续关注地产上下游产业链、大健康、大消费、物流供应链、先进制造、新基建等投资领域。截至2022年4月末,碧桂园创投涉及的在投企业超过80家,投资规模超过300亿。
除上述企业外,国内目前也涌现出了以中集集团、顺丰速运、TCL集团、汇川技术、星河控股、广汽资本、万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涉及CVC投资领域的优质企业,CVC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以2022年6月30日深圳市379家A股上市公司为基数,选取其中7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据统计,2021年深圳市A股上市公司CVC新增投资额185.07亿元,同比增长13.72%,深圳市2021年新增总投资额505.35亿元(清科统计数据),2021年,深圳市CVC投资总额占深圳市总投资额的比例为36.62%。
二、上市公司CVC的发展需求
(一)CVC的发展机遇
上市公司CVC之所以能成为创投行业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对所处行业的精深理解,能够发现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创业人才;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全面的服务能力,能为这些企业提供从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到供应链等全方位赋能,特别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中小微企业,很多创新想法由于缺乏资本投入得不到“概念验证”,或是由于投资周期过长错失市场良机。CVC机构则可以通过赋能产业应用场景,为早期企业提供技术“试验田”、产业“练兵场”,是初创企业的优质“天使投资人”。
与此同时,政策环境进一步支持具有产业背景的风投创投发展。今年以来,深圳先后发布《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和创新资本形成中心。6月份发布了《深圳市关于建设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的若干措施》,对标借鉴美国硅谷沙丘路有益经验,在福田打造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助力深圳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随着异地上市公司CVC加速布局“大湾区”,为深圳市带来了“产业资本招商”新机遇。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逐渐成形,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一线地区优秀企业不断加对大湾区的投入,通常采用投资公司试点先行,“双总部”后至的模式,分阶段实施战略布局,深圳成为上市公司CVC布局大湾区的首选目的地。
(二)CVC的发展需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市公司,特别是“实业系”上市公司设立产业投资主体(CVC)的发展需求,深上协联合新财富、证券时报等机构,对110家本、异地上市公司进行调研(问卷及走访调研),其中深圳本地反馈问卷43份,异地反馈问卷67份,CVC机构主要聚焦以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