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3D打印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的也不止一个玩家入局。据2017年成立的南京铖联激光介绍,该公司研发出多款齿科专用金属3D打印机,装机量已突破600台。该公司还自主开发多款齿科专用3D打印软件,实现齿科3D打印软件的国产化。
同样今年完成A轮融资的倍康美,在2020年底推出首个椅旁数字种植3D打印系统;铼赛智能在光固化3D打印设备、3D打印软件、光敏树脂耗材等环节,也拥有自主开发能力。先临三维、汉邦科技、铂力特、华曙高科、联泰、黑格科技、清锋科技、大族激光、极光科技、普利生等众多3D打印企业也纷纷加码牙科赛道。
在2021年6月的北京国际口腔展上,有近30款齿科3D打印机亮相。
据行业自媒体“南极熊”报道,现场国产光固化齿科3D打印机远多于国外产品,其中国产一般价格在8万一台左右,低的在1.5万左右,国外进口的则高达20多万一台;齿科金属3D打印机价格30到50万,基本都是国产,“超高性价比,国外金属机在齿科行业的应用已被国产全面压制”。
铖联科技云工厂
尽管国内众多玩家入局,且已有国际化发展趋势,但《2020中国口腔产业数字化趋势调研报告》指出,国内企业在3D打印等领域主打中低端,国外企业定位高端,在口扫、CAD、种植、隐形正畸领域优势明显。
此外,蓬勃发展的口腔3D打印行业也存在不少挑战。
首先是设备采购成本方面,Markets and Markets报告指出,一台高分辨率3D打印机的成本约为4万-10万美元。由于资金限制,中小型实验室安装牙科3D打印设备是不可行的。由于大多数牙科实验室都是中小型实验室,这也成为市场的一个关键挑战。
二是使用成本方面,由于3D打印是医疗领域的一项新技术,保险公司通常不承担与3D打印手术相关的费用。手术期间使用的3D打印软件非常昂贵,用于牙科3D打印的聚合物比用于注塑成型的聚合物成本更高。
三是人才短缺。精通3D打印的人才资源非常有限,而牙科3D打印市场在技术和材料方面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恶化了这种情况。可用于增材制造的培训计划匮乏,学术界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行业中普遍存在。
与此同时,由于玩家众多,口腔3D打印行业存在严重的“内卷”现象。“南极熊”文章提到,3D打印设备价格竞争激烈,甚至有业者向技工所或口腔诊所免费投放设备,“本来一个挺好的应用场景(利润高、价值大),恶性竞争下,3D打印环节所摄取的利润远低于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