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摄影:谭丽平
肖安,今年夏天在鹤岗南山区安了家,房子加装修、电器共花费了16万元。作为南方人的他,之前没有体验过北方的大雪。加上当地的房子很便宜,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就买了。去鹤岗前,他也在大城市生活工作,每个月交完房租,勉强只够生存,加上疫情反复,于是就和对象一起决然去了鹤岗。他的好朋友也在楼上买了一套房。不过到现在,他还没有正式工作,虽然鹤岗的工作不少,但适合自己的不多。如今冬天已到,他决定天气暖和了再看看。
大静静,温州人,来鹤岗之前在义乌做电商,一年收入20万元左右。2020年10月,同样被低房价吸引,怀揣对东北雪景的憧憬,她在鹤岗花4万元买了一套顶楼的房,2021年3月底来到鹤岗。
来鹤岗的第一周,就有两位鹤岗本地的网友,带她去抚远市自驾游。这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北方辽阔的风景和旅行带来的新鲜感,让她很快决定定居鹤岗。原本,只打算花2万元装修,最后花了4万元。
她将自己的经历记录在短视频上,在鹤岗的第一年,收获了4万粉丝。期间,她摆过摊、做过装修、俄罗斯代购、农产品带货。2021年11月,因为“不想被说蹭流量”,她还与人合开了一家火锅店。
不过,今年10月,她决定暂别鹤岗。她说,实体生意让她一天20个小时被困在店里,身体吃不消,加上在南方买了房子,她“需要保留一点存款,回南方挣钱”。
“什么时候会再回鹤岗?”记者问。
“发财了就去。”大静静回答。停顿了一会,她说,“想赚钱的话,就待在南方,想度假就去鹤岗,目前是想保持这种状态。”
无论去鹤岗定居的理由是什么,最大的吸引力源头,还是低廉的房价。迪亚算了一笔账,鹤岗房价600元/平米,一个月挣3000元,一个月可以买5平米,一年就可以买一套房。“我要搁上海,算算我得多少年能买房子?我得向天再借500年。”迪亚打趣道。这也是他甘心待在鹤岗的原因。
鹤岗。摄影:谭丽平
房价真相
房价,能轻易打开一个鹤岗本地人的话匣子。
在鹤岗的九州松鹤小区,当地居民朝着远方一指,“以前这块都是平房、土地,甚至这里没有房子,是河沟”,顺着她的指尖移动,范围已覆盖了目及之处;出租车上,听闻有一万五的房子,司机连连摆头,直言“现在哪里还有这么便宜的房子”,随即开始吐槽城市的老龄化、年轻人的出走;在五指山早市,随意谈论起鹤岗的房价,一位年轻女商贩也热情地凑过来,“我老妹,在新加坡都听说了鹤岗1.5万元一套的房子。”
鹤岗的热度每加热一次,都能很快传导至小莫的手机上——咨询增多了。
任何问题和需求抛过去,小莫总是平静地回应着。这或许是他近两年来当房产中介练就的本领。初次见面时,他坐在主驾驶位,注意力却全在手机上,用文字和语音交替着回复纷繁的消息。1989年出生的小莫,穿着黑色棉袄,身形消瘦,头上已有丝丝白发。见来人上车,他温和地打着招呼,像老朋友一样。聊天过程中,他能够精准捕捉你的需求,作出解答。
这一天,小莫带记者看了6套房。最便宜的一套,是房龄近二十年、位于顶层6楼的二手毛坯房,60多平米售价2.5万元,算下来一平不到500元;最贵的则是一套电梯房,90多平算上装修不到20万元。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一两万元一套的房子,小莫回复说:有,但位置一般更偏远,位于顶楼、面积更小,更重要的是,房龄更老。
这些房子还有一个共同点,多为棚改回迁房。据小莫介绍,鹤岗目前80%以上的房子都是棚改回迁房,最近十年修建的房子,则95%都是回迁房。价格低的“白菜房”也恰恰是以此为主。面积小、步梯房、位于顶层,一些刚刚建成交易的棚改小区,成交后还不能立刻拿到房产证。
《南方周末》报道,鹤岗市每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自2013年开始大力推进棚改政策后,2013~2018年6年期间,鹤岗共建设约16.6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而根据最近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鹤岗建成保障性住房7145套,2020年安置回迁保障性住房6076套,2017到2021年5年里,棚户区改造惠及市民7万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