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王朗由红外相机拍到的衔着骨头出镜的野生大熊猫 图源: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说起王朗,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中,九寨、黄龙、王朗是藏民的孩子,三兄弟的父母因无法忍受奴隶主的剥削逃难到这里,三兄弟长大成人后独立生活,分别安家在九寨、黄龙、王朗这三个地方。
“王朗”来自藏语的音译,意思是放羊的地方,现在的王朗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还叫做牧羊场。王朗位于平武县的西北端,与九寨沟相邻。
![](http://imgq8.q578.com/ef/0921/7a70cd313e6b08b2.jpg)
平武县地图
![](http://imgq8.q578.com/ef/0921/11c5cc4016e35370.jpg)
图源网络
王朗自然保护区刚建成,平武县林业局钟肇敏、当时森林经营所的所长、还有当地的少数民族白马藏族的猎手组成调查组,深入王朗10余天。
这次的成果是,首次提交了一份描述王朗保护区资源状况的报告,提到王朗箭竹茂密,大熊猫粪便多。
紧接着1968~1969年,北京的专家组也来到王朗,在钟肇敏等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开展更专业详细的调查,在调查中共计遇见实体野生大熊猫30只。
![](http://imgq8.q578.com/ef/0921/2dca80126028e746.jpg)
1968年6月,中科院动物所调查队同王朗自然保护区面积测绘组全体成员合影 图源: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http://imgq8.q578.com/ef/0921/28474db8c2c037a8.jpg)
王朗边界1968年测绘 图源: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家可能发现了,在文中反复提及的钟肇敏这个名字,他是老一辈中,平武大熊猫保护的关键人物,可以说是平武大熊猫保护第一人。
他起草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的报告、他带领专家实地勘测绘制地图、他陪同摄影记者深入林区留下珍贵的大熊猫影像资料……
![](http://imgq8.q578.com/ef/0921/de9105698c0975b4.jpg)
图源: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73~1983年,岷山山系受竹子开花影响,大熊猫食物短缺,钟肇敏及其家人先后救助了包括燕燕、伟伟、迎新、娇娇等32只野生大熊猫。
![](http://imgq8.q578.com/ef/0921/5e4c42a8699df82c.jpg)
1984年,钟肇敏夫妇和救助的大熊猫幼仔“龙龙” 图源:方志四川 金勖琪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