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后,大将军霍光把持朝政,派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傅介子带着一箱珠宝,拜见楼兰国王,奉上宝物,国王大喜,于是好酒好菜招待傅介子,傅介子趁国王酒醉,将其刺杀。随后,傅介子召集楼兰国的文武群臣于大堂,说道:“国王因有负于大汉,已被处死。现我大汉大兵压境,归降者一律免死,反抗者格杀勿论。” 大臣没人敢翻地,于是另立曾在汉朝做侍子的尉屠焉为新王,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尉屠焉继位后,楼兰又开始归附汉朝。为了更好地解决后患,汉朝在楼兰城故地驻军屯田,就这样在当时算是彻底解决了楼兰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汉王朝日渐没落,中原战乱不断,群雄割据,从此和西域断了联系,直到魏晋时期,楼兰城才又一次成了西域长吏治所。在公元4世纪左右,鄯善被北魏灭国。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楼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法显说:“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
而汉唐时期的中原人憎恶楼兰,从唐朝多位大诗人的诗作中就可以看出,例如:
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写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仙李白也在《塞下曲》中写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圣杜甫都在《秦州杂诗》中写道:“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当时的楼兰早已灭国,那这些诗人为什么还要跟楼兰过不去呢?是因为在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楼兰曾经屡屡有抢劫商客、谋财害命的行为,所以中原人深恶痛绝,再加上楼兰的墙头草行为,为中原人不耻。
至于楼兰古国消失,成了废墟,而且没有任何战争的痕迹,成了很大的历史谜团,这其中的说法大抵有以下几种:
第一、被生物入侵打败。有一种叫蝼蛄昆虫从两河流域传入,在楼兰没有天敌。这种昆虫生活在土中,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第二、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被迫逃离楼兰,远走他乡。
第三、楼兰消失是因为在经过伊吾(今天的哈密)、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随之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第四、楼兰消失与气候变化、生态恶化有关。据记载,公元3到4世纪之间亚洲北部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寒潮。楼兰国恰好就是在这一时期在历史上消失的。气候变化导致天山雪山融水发生变化,孔雀河多次改道甚至断流、以及罗布泊的南北游移。孔雀河是库尔勒的母亲河,注入罗布泊,传说东汉班超曾饮马于此,所以也称饮马河。而罗布泊也曾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水经注》:“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所谓蒲昌海也。亦有盐泽之称。”同书引“《释氏西域记》曰:”阿耨达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楼兰海者也。“楼兰海,则因其位于著名的楼兰古城之旁而得名,罗布泊是近代开始的称谓。岁月沧桑,今天的罗布泊干旱少雨,夏季最高气温达40度以上,地表温度可达7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