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兜兜转转中,李讷下乡到井冈山做知青的时间中,意外结识当地男青年小徐。他们情投意合,坠入爱情。经过政审和背调后,顺利结婚生子,但这段突如其来的婚姻也如秋风落叶般,结束得迅速。
1972年,毛主席得知李讷离婚的消息后,数次心酸落泪,说:“是我的过错,导致讷娃的婚姻太仓促了。”他还特别送给小女儿8000元(旧币)稿费,让李讷母子能够度过危难关头。
不过,李讷从未将第一次婚姻失败的原因怪在毛主席身上,反而觉得自己不争气,连累父亲为自己操心。
父母与子女之间总是相互亏欠,但无论何时,血缘亲情都是割舍不断。而李讷对毛主席不止是父亲般的崇拜,也有仰望国家领袖的喜悦,但是,她想不到,与父亲的生离死别会来得如此之快。
1976年9月9日凌晨,毛主席在弥留之际时,李敏与一干工作人员都等候在现场,但小女儿李讷却因为公务外出,正在赶来的路上,错失了最后机会,让主席遗憾地闭上了眼睛。
在毛主席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李讷痛哭到无法起身,心中充满未能在父亲生前见最后一面的愧疚。也正是因此,她才会有代替父亲会韶山,实现毛主席回韶山的遗愿。
然而,因为失去父亲的悲痛太过剧烈,李讷无数次鼓起勇气,到最后又不得不放弃,直到第二任丈夫王景清的出现。
爱人支撑下重返父亲故乡
1983年,李讷在李银桥夫妇的牵线搭桥下,与王景清结识。当时,两人相差13岁,但王景清曾经做过毛主席的卫士,与李讷也算是老熟人。
因为都接受过毛主席的教育,再加上在机关单位任职,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相处得非常融洽。没过多久,办理了结婚证明,正式宣布在一起生活。
有了依靠的李讷不再隐藏自己的情绪,时常会向王景清倾诉想念父亲的痛苦。
这天,王景清得知毛主席故居对外开放的消息,对李讷说:“我们回主席的老家韶山吧,让你也能解开些心结。”
李讷当初的想法被彻底激发出来,但是,她不想引人注意,只好报了家旅行团,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毛家老宅。
然而,当看到四处都是关于父亲毛主席的描述后,李讷控制不住地跪地大哭,喊道:“爸爸,我想你了!”
若思念有声,此时的韶山上空,必将荡起李讷对毛主席的浓厚父女情。
工作人员见状,连忙将李讷与王景清请进办公室,得知是主席的女儿回来看望,感慨地说:“你与毛主席是我们韶山人民永远的亲人,随时欢迎你回来。”
李讷感激地点头,像毛主席第一次回家乡那样,一一拜访毛家的祖辈,也去爷爷奶奶的墓前叩拜,圆了父亲的遗愿,也弥补了自己的遗憾。
后记
李讷离开后,鲜少出现在公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