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挖到一家宝藏小馆,说是当地人聚餐都爱来这里。它藏在紫阳街一条小巷子里,不看清标识或没熟人带路还真找不到。五点刚过,店里已经来了几桌客人,拥在冰柜前点餐。

店里没有纸质菜单,墙壁上贴着菜肴对应的照片,冰柜里也有新鲜的食材,想吃什么直接和老板娘说,这点单方法够原始的。

招牌的葱油腰花,黄豆芽垫在最底层,腰花改花刀,配上蒜末香葱,滚油一浇,传出来的香味第一时间钻进你的鼻子。

腰花出奇地嫩滑,夹上的一瞬间几乎要从筷尖溜走,几乎尝不出腥骚味,挂满汤汁的黄豆芽更是爽口,吃得停不下来。

被我们称为下饭菜天花板的套肠千张结,典型的嘉兴红烧做法,略带甜口的酱汁最适合当肉汤拌饭吃,太香了!

套肠口感很紧致,外层是略带脆度的,内里却很软糯,不过可能是因为靠近小肠的缘故,吃到后面略带有苦味。

河鳗被称为水中的“软黄金”,冰糖河鳗也是江浙代表名菜之一。现点现杀,加上冰糖、生抽同烧,酱汁收得极好,吃口甜津津的。

河鳗烧得软糯入味,鱼肉嫩到仿佛能直接能抿化在舌尖,最好不用筷子夹,用勺子舀着吃,意料之中的美妙。

最后又盲点了一道普通不过的家常菜:雪菜毛豆炒鞭笋,出乎意料地好吃,雪菜腌制得恰到好处,鲜咸合一,一上桌就被我们光盘。
本来想“勇敢”尝试蒸双臭(臭豆腐和苋菜秆),但老板娘说外地游客没吃过的话不建议点,大部分人不能接受,免得浪费。


提到嘉兴代表小吃,自然是绕不开粽子的。在月河景区,甚至还有一座粽子博物馆,除了外地朋友熟知的五芳斋外,真真老老也是本地最值得吃的粽子。

上世纪初,嘉兴粽子创始人冯昌年先生在嘉兴老城张家弄创办“真真老老”粽子,几代传承至今,有将近80多年历史。

首推传人粽,糯米提前在由筒骨、本地土鸡熬制的高汤里浸泡,吸饱了精华,大肉事先不用腌制,蒸熟后,白色糯米被肉汁渗透,呈现淡淡的米黄色。

和酱油肉粽的口感完全不同,传人粽不需要酱油提味,咸鲜味的来源都是高汤。瘦肉不柴,尝着有滋有味,肥肉晶莹透亮,入口即化,好吃。

腐乳鲜肉粽也不错,在高汤的基础上加了绍兴咸亨腐乳制成腐乳汁,红彤彤,好不诱人。腐乳味不算重,更多的是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