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天路

太行天路上看大峡谷
3、帝王将相之居--王相岩
王相岩,是太行大峡谷中主要景区之一,王相岩因相传在3300多年前,商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都曾在这里居住过,而得名。王相岩太古宙的变质岩形成谷底,中元古代的石英砂岩形成陡峭如墙的谷壁,崖下仰视高耸入云,素有太行魂之称,是最能代表我国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王相岩底层峡谷的尽头为典型的“Ω”型谷,呈后壁陡峭、向下游开口的半圆形围谷,谷的后壁形成高达251m的仰天池瀑布。仰天池瀑布自251米高的崖巅飞落,如清风中的细雨,飘洒而下。盛夏,飞雨淅淅,沁人肌骨;三九寒冬,冰山玉柱,直刺青天。瀑布旁边的石壁上刻有斗大的“仰止”二字,提醒游客止步仰眉,静观奇景。

王相岩
4、自然奇观—冰冰背
林州太行大峡谷有几片神奇的地方,这里自每年的阳春三月起开始结冰,到八月中秋以后,似有凉意之时,冰冻开始融化,结冰时间长达五个月之久。冰期最盛之时,恰好是盛夏季节,然而到了隆冬时节,此处却热气蒸腾,致使附近的桃树提前萌芽、开花,令人感到时令之颠倒。这便是当地人俗称的“冬时夏令颠倒颠”的冰冰背。

冰冰背
已发现具有这种“冬时夏令颠倒颠”景观在太行大峡谷内主要有太极山和韩家洼两处,因这种景观均分布在山的阴坡上,林州人习惯把山阴叫做“背”,故名冰冰背。
太极山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桃花谷村,因为其夏天结冰冬天冒热气,又被村民称为阴阳山。结冰和冒热气最明显的是一个冰洞,冰洞深二十余米。山上最冷的时候,里面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地下不断地向外冒热气,进去以后还需要脱掉棉衣。而到了第二年开春以后,热气逐渐消失,冰洞开始结冰,特别是在六、七、八三个月,天气越热,冰洞里倒挂的冰凌、冰柱越大。整个太极山还有数千个小洞口或裂隙存在同样的现象。这种反常的现象,让太极山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夏天暴雨之后,整座山雾气蒸腾,而紧邻的山坡,却没有一丝雾气;晴天无风的日子,这里的树叶和杂草,一直摇动不止。

冰窟
在桃花谷村北10km的韩家洼村存在同样的现象。大致可分为三个区段,一区结冰面积约6000 m2,最大的冰冰洞深百米,为人工沿水平方向开挖而成的“U”形洞,盛夏季节洞内有冰花、冰柱、冰凌、冰球、冰锥等;二区在一区东侧的山洼里,结冰面积3000m2,在松林的环抱下,石缝石隙中冒出阵阵凉风,时不时地在石缝中还留有冰块;三区:在石灰岩奇峰异柱的北侧下方,结冰面积有1000 m2。

冰洞口

冰洞
全国具有类似的反季节结冰的现象,还要很多,许多地方都作为千古奇观,科学未解之谜进行宣传。为破解这种现象,几年前,我做过深入的研究,并利用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烟囱效应,从理论和现实的多角度对这种夏季结冰的现象进行了科学解释。
简单地讲引起反季节结冰的原因是“烟囱效应”。因为,所有出现结冰的区域都在沟谷高差巨大的山上,并且都发育在断层破碎带等形成有上下联通的垂直与近于垂直的洞穴系统上。
这种高度巨大的垂直洞穴在底部与地表通过断裂相通,其上形成相对封闭的垂直洞穴,就是这种具有巨大高差的隐伏垂直洞穴形成了高差达数百米的天然“烟囱”,产生了强大的“烟囱效应”,将沟底的空气抽拔到山体的顶部,因压力的突然变小,这些被烟囱效应抽拔上来的高压力空气,体积快速膨胀,对外做功,做功就要吸收能量,造成周围温度下降,直至结冰,地表温度越高,山体上下高差越大,结冰越多,反之冬季,地表温度低,烟囱效应就弱,也就不会结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