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推动三亚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推进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大连、厦门、福州、广州等地邮轮旅游发展,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
近期,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10条“鹏城之夏”旅游精品线路和5个“微度假”目的地榜单,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凭借“海上观光休闲目的地”成功入选,这是对实施意见的积极响应。
事实上,2016年底开港的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紧紧把握政策优势,打造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海上门户和邮轮综合枢纽,业务涵盖旅游、航运、商业地产、国际物流中转、特色免税、旅游配套、海工修造配套、金融服务等,在建设“安全、绿色、智慧”创新型邮轮母港的道路上不停地探索。
创新开拓市场
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位置,具有“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叠加优势。该港口拥有完善的大湾区水上快捷交通网路,与香港、澳门、珠海等城市共同构成1小时生活圈,旅客出行方便快捷。截至去年年底,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共引进12家邮轮公司的18艘邮轮靠泊。开港至今,共接待游客超过2325万人次,其中邮轮游客近100万人次。
客轮运输是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的基础业务,2020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5周年之际,蛇口往返横琴海上航线开通,实现了广东两个自贸片区的首次海上通航,也成为水上客运与海上休闲旅游的新尝试。此外,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还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开拓第一条海岛旅游直航航线——深圳蛇口至珠海外伶仃岛旅游航线,随后东澳岛、桂山岛等航线陆续开通,满足了游客短期周边假日游需求。
据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炜介绍,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是集邮轮旅游、水上客运、湾区旅游、航空业务等诸多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邮轮港口。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母港通过传导深圳市对邮轮运营的产业扶持政策,逐步探索并建立了基于邮轮港口直销、邮轮同业分销、企业客户营销模式,引导区域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与邮轮港口合作的深圳邮轮旅游相关单位有35家,覆盖深圳邮轮旅游市场90%以上的份额。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一直经受着严峻考验。面对挑战,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积极转变思路完成了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任务,设立旅客国际中转区,成为国内首个国际中转海港口岸。母港上级公司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蛇口”)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邮轮产业建设与运营收入达8488.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7%。
不久前,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与国泰航空签署合作备忘录。吴炜表示,双方将在提升客户体验、创新服务、品牌联动、销售与推广多式联运产品等方面形成深度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将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打造成“机场服务”式特色港口,逐步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客运港口服务的创新模式。
提供多元产品
观山海风光,看湾区美景,享旅游乐趣,品海洋文化,这些旅游需求在蛇口国际邮轮母港都可以得到满足。该母港抢抓“双区驱动”历史机遇,以大湾区游船项目投入营运为契机,加快构建以深圳为中心的大湾区海上休闲旅游度假产品体系,加快推进深圳邮轮产业和湾区海上旅游业发展,为打造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做出积极贡献。
据悉,深圳市文体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深圳将优化升级“海上看深圳”旅游项目,打造深圳海上旅游特色品牌,逐步拓展“海上看湾区”和“大湾区空海游”等观光旅游品牌项目。
2017年,深圳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打造“海上会客厅”,创造性地推出“海上看深圳”项目。目前该项目包含了深圳湾、前海湾、港珠澳大桥等多条路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标杆精品项目,并升级为“海上看湾区”项目。此后,综合性高端湾区邮轮——大湾区一号、大湾区二号的投入运营,让“海上看湾区”项目进入双船运营模式,再为产品添彩。招商蛇口以实际行动提升了深圳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市形象,在打造深圳的新旅游IP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滨海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