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昭寺正面全景。建筑虽不高大宏伟,但在藏民心中却至高无上】


【从大昭寺正门进去是一个天井式的院落,这是藏传佛教中“格西”的产生地。也是每年举行传昭大法会的场所】


【大昭寺也是一所培养高僧的学校。每周一到周六的下午,僧人们都要在寺内进行辩经活动】

【大昭寺宫顶的大金钟】
所以,西藏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到西藏没有去过布达拉宫,就等于没到西藏;到拉萨没去过大昭寺,就等于没到过拉萨。可见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尽管这座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位置的建筑,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大宏伟、富丽堂皇。这让人想到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古语。
大昭寺之所以在藏民信众中具有这样非同寻常的影响和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里面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12岁等身镀金铜像。此像称为“觉沃胜佛”。“觉沃”意为至尊,“胜佛”意为珍宝,即师尊大宝之意。这位大昭寺的主神端坐在金色大殿内已经1300多年了。只见他色如熟金,一只手作定印,一手作触地印,相好庄严,慈和美妙,双目垂下,默然含笑,像是在静思,又仿佛在凝视,亲和有加,令人神往。据说凡是见到这尊佛像的人,都能种下解脱的因缘,生起真实的信仰。难怪每天有那么多来自各地的藏族百姓围绕大昭寺朝佛转经,面对寺庙正门磕头跪拜,而且从古至今,从早到晚,周而复始,从未间断。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一条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多边形街道,全长一千多米,也是一条藏民族千年“转经路”】

【从大昭寺金顶可以远眺布达拉宫。在藏族人心中,大昭寺的地位并不亚于布达拉宫】
拉萨原名叫“吉雪卧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牛奶坝子。因为有了这尊佛像,才改名为拉萨,也就是神佛住地的意思,由此可知这尊佛像在人们心中的巨大分量。
据传,释迦牟尼等身佛像在世界上只有三尊,即佛祖8岁、12岁和25岁等身像,三尊佛像均塑造于佛祖在世之时,并经佛祖亲自开光、加持,所以极为珍贵。在这三尊佛像中,尤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和尊贵。


【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网络照片】
也许是佛祖的旨意和佑护,在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沧桑岁月、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之后,这三尊仅存于世的佛像,其中的两尊却神奇般的被供奉在西藏拉萨的大昭寺和小昭寺,使拉萨自然成为藏传佛教信徒们心中万分崇敬的圣地和信仰中心。这恐怕也是雪域高原成为信仰高地最主要的原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