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q8.q578.com/ef/1008/4f01ffd1a8980bd6.jpg)
图5
天津的“瓷房子”是由老式的法式小洋房进行改造后翻新的模样。当年为了将想法付诸实现,光古瓷片就用掉了四亿多片,古瓷器也多达四千多件,还有用于装饰的其他材质,如水晶石、玛瑙、汉白玉等。可谓是中国与外国文化的融合之作。
前来天津游玩的旅客除了享受当地的美食以外,都会到“瓷房子”前拍照留念,作为来过天津的标志之一。
“瓷房子”前人潮涌动,余二妹站在房前,默默地欣赏着“瓷房子”的美艳。
不同于周围人的赞美惊呼,余二妹的表情却显得十分凝重,随即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http://imgq8.q578.com/ef/1008/c3d11d091097e547.jpg)
图6
提到瓷器就不得不提一个地方——景德镇。景德镇最出名的瓷器名为白瓷,只要稍加修饰、配上色彩艳丽的釉色,就是一幅可供欣赏的精品。
以前,普通的百姓根本见不到这样高端的工艺品,更不用说使用,都是达官贵人才能用的物品。
景德镇自汉朝开始烧制陶器,又从五代开始生产瓷器,随着朝代的演进,瓷器的工艺也在不断地变化,唯一不变地是瓷器手艺的不断流传,遂景德镇素有“瓷都”一称,凡是此地出品的瓷器,品质都属上乘。
为何作为“瓷都”的景德镇连一座瓷房子都没有?而并不以瓷器为主的天津却有呢?
![](http://imgq8.q578.com/ef/1008/0d54312add2a0c24.jpg)
图7
作为一名从12岁就开始在景德镇接触瓷器,并把它当做大半辈子事业的余二妹来说,面对眼前的景象有些备受低落。
景德镇绝对不能没有“瓷房子”的信念深扎余二妹的内心,她想:既然没有人去做,那我做又何妨?
回到家中的余二妹跟家人说出了心中的想法,没想到家人全都不同意,不愿意余二妹折腾。
作为家人,本应该支持亲人的想法,可他们也不得不考虑现实问题。余二妹已经80岁了,这个年纪本应该安度余年,少做操劳之事。
![](http://imgq8.q578.com/ef/1008/1e11ee88b35b2f20.jpg)
图8
再者,就余二妹提出的想法来看,那必定会是大工程,老人好不容易劳苦了一辈子,攒了点钱,都用在这上面,图什么?家里都是做瓷器的人,相当清楚工程做下来,瓷器用量绝对不会少。
那段时间,家里的氛围变得莫名的紧张,时常能转变成争吵,最后再不欢而散。
然而,家人的反对并没有浇灭余二妹的固执。“既然得不到支持,那我就自己干!”余二妹不再与家人僵持,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一定要尽快完成。
随后,余二妹开始天天在外面跑,四处寻址,最终才敲定了合适的场地。
![](http://imgq8.q578.com/ef/1008/83561c2ab189c96f.jpg)
图9
租用50亩的土地,余二妹花了200万,从动工之日开始,她面对的质疑更多了起来。
“真是糟蹋啊,这么好的瓷器都给敲破了”
“把钱都用在这种地方,可惜啊”
“一把年纪了,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什么”
……
![](http://imgq8.q578.com/ef/1008/4b9705e60f38c81b.jpg)
图10
这下不光是家人,就连村民们也开始纷纷议论起来。可是这些从没打消余二妹的念头。
余二妹自己找了几个师傅,与他们商讨瓷宫的设计方案。因为极具挑战,沟通了好几个版本,师傅们都不太同意,觉得难度太大。
这时,一名自称是三代做设计的女设计师出现在了余二妹的视线里。经过沟通,女设计师报出了300万的预算,这对余二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她不愿将这么大笔的费用用在这上面,有这笔钱,那她的瓷宫也能修建地再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