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在山脚下大本营守候的人员,从步话机里听到了杂音很大且断断续续的声音。
当晚十点,是例行的通话时间,联系上山上队员后,三号营地报告,现在营地风雪很大,视线受到影响,并且营地积雪已经深达1.2米。
他们每隔2到3个小时就得除一次雪,按照目前这个情况,没多久积雪厚度就会超过2米。
听到步话机里的杂音,大本营判断是步话机没电了,提醒3号营地更换电池,但是更换电池之后,杂音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大。
大本营推测是不是湿度太大的原因,3号营地却结束了通话。
当大本营第二天上午9点再次进行例行联络时,却怎么也联系不上3号营地了。
他们接着又试图联系17位队员携带的个人设备,但是这17名对卡瓦博格峰发起挑战的队员,也全部失联了。
而山上的情况,还在进一步恶化,1月5日,三号营地以上已经完全被覆盖在大雪和浓雾之下了。
中日两国的搜救队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向梅里雪山赶来,中方更是连军方的侦察机都派了过来。
然而侦察机盘旋了好多圈之后,除了积雪和浓雾,看不见一点登山队活动的痕迹。
这个时候,北京、拉萨和日本也组织了三只救援队赶到了梅里雪山脚下。
北京搜救队率先将之前前往2号、3号营地的线路打通,一路攀登到了4100米的距离,然后又绕到北坡去搜救。
拉萨救援队则继续沿着这条线路往上,一直攀登到了5300米的高度。
在到达3号营地后,搜救队发现,3号营地和山脚下云南德钦县的通讯是畅通的。
如果有登山队员能在这里试着联系山下,那么德钦县的电台就能收到队员的消息。
但是自始至终,不管是大本营还是山脚下的其他地方,从1月3日晚上22:15分之后,再也没有收到过登山队的任何信号。
尽管救援队用尽了方法,但是始终没有搜救到任何一名队员,而且自从搜救工作开始之后,一点有用的信息也没有。
因为山上天气持续恶化,搜救队也面临重重危险,所以1月22日,救援行动宣告结束,官方也正式通告了中日联合登山队遇难的消息。
虽然官方的救援活动终止了,但是有一个日本人,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登山队员搜寻。
这位名叫小林尚礼的日本人,原本也是日本登山队的成员之一,但是因为其他原因,他留在日本没有过来。
他虽然没有来,但是中日联合登山队中,却有他的两位挚友:儿玉裕介和笹仓俊一,他们都是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的成员。
相同的爱好让他们相聚到了一起,但是两位好友却留在了卡瓦博格峰。
为了找回好友,小林在1996年组建了一个团队,10名日方队员和5名中国的登山志愿者,加入了对17名中日登山队员的搜寻之中。
因为恶劣的环境,搜寻工作始终没有什么进展,小林也一直留在当地,融入当地的藏民之中。
1998年7月18日,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有3位居住在在卡瓦博格峰冰川附近的居民,在放牧的时候,发现了不远处的冰川上,有大片五颜六色的东西。
根据这个线索,那17名登山队员的遗体连同他们的遗物被找到,但是翻开这些遗物后,一本登山队员笔记本里记载的内容,却让所有人皱起了眉头。
因为那上面记载的,原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再和当地人的传说联系到一起,更会让人相信,登山遇难,是超出自然科学范围的事情。
是意外还是诅咒
其实在中日联合登山队准备攀登梅里雪山卡瓦博格峰的时候,就遭到了当地藏族同胞的阻止。
藏族同胞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在他们信仰的宗教里有四大神山,分别是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还有云南德钦的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生产药材,汉名就叫“药山”,但是居住在山脚上的藏民们,尽管生活贫困,却没有人去山上挖药材换钱。
在他们的眼里,神圣的雪山是不能被打扰的,除了虔诚的“转山”,他们不仅自己不去攀登雪山,也禁止外来的人靠近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