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二连浩特市也是在1966年的时候,因为这条特殊的铁路而被批准建市。

可以说这条贸易线路不仅为扎门乌德带来了财富,也为扎门乌德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邻居与兄弟城市。
当然因为我国与蒙古国的铁道规格不同,蒙古国使用俄罗斯的轨道标准,比我们的轨道要宽一些。
所以如果游客坐这趟火车前往蒙古或和俄罗斯,需要在扎门乌德进行车轮的替换,整个过程大约为70分钟,会是一次很有趣的体验。

在两地之间不断的贸易发展过程里,这条铁路也进行不止一次的扩宽和修整,现在这里的速度比起以前快上一大截,也带动了更多的贸易生意的快速发展。
就在这些愈发繁荣的贸易当中,二连浩特市与扎门乌德市互相成就,共同发展。
两座处于国家边境的城市在特殊的区位优势下,营造出了一种有别于大城市的繁华与生命力。
它们好像被频繁的交流合为一体,很多蒙古国人在中国其他城市旅行或是做完生意后,回到二连浩特的那一刻,都会深深的松一口气。

二连浩特成为了蒙古人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成为了蒙古人在中国的“故乡”。与二连浩特非常近的扎门乌德市,则成为了蒙古人对外交流的根基。
为何被称旅游胜地
扎门乌德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也非常热爱,虽然这座城市在国人看来和一个小镇子没有区别,但对扎门乌德人来说,这里就是他们根的所在。
或许我们看到扎门乌德的面积还很难感觉到它的小,但当我们真正身处于这里时,就能发现它确实很难称得上“城市”。

只有一家医院,只有一座旅馆,只有一家银行,也只有一个加油站,这里有很多的唯一。
除了最重要的水塔本地人觉得一座不够用外,其他东西都完全够用了。
而整个扎门乌德甚至没有很高的建筑,在这里的街上漫步,你看不到城市天际线,只能看到蓝色的天空。
扎门乌德的综合大楼虽然外面也用现代化的玻璃幕墙,但高度仅有两层楼高,看起来有一种在现代与近现代摇摆的奇妙感觉。
每一个来到这座小城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似乎身处于多年前的中国小镇。

不仅是这里的环境和建筑给你这种感觉,还有随处可见的中国轻工业产品,以及可以直接用人民币的各种商店。
人们甚至能在这看到和国内学校差不多的操场,只不过操场上玩耍的学生校服更偏向欧洲的风格。

但随处可见的俄语、新蒙语(吸取俄文改良后的蒙语)招牌,以及说着蒙语的人们,都在告诉旅行者这不是中国,而是另外的国家。
来旅行的人有很喜欢这里的,也有不喜欢这里的。
不喜欢扎门乌德的人,自然是因为这里的发展程度确实不如国内,与十多公里开外的二连浩特相比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土气的乡下小镇。
但喜欢这里的人,正是喜欢这样小镇的氛围。

虽然贸易工作并不是轻松的工作,但扎门乌德的人生活并不如何焦急,大街上随处可见开着贸易车辆的人在路边休息。
人们似乎都互相认识,走在路上很多人会互相打招呼,气氛融洽又自然。
身处这座小城,日子都慢了下来,生活开销不大,人际交往简单。这是一种切实的安稳的快乐。
在这里生活的本地人也不会在安逸中日渐沉沦,外贸的兴盛让他们有着奋斗的激情,却也会在忙碌以外有着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