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开
![](http://imgq8.q578.com/ef/1116/31bf4fcc88dadd1b.jpg)
遗存的古道
这里有一条唐宋时期开通的古道,从南诏国、大理国的国都大理通往银生节度,史称刊木古道,银生节度是南诏国面积最大、物产最丰富的节度之一,刊木古道是当时的“国道”。刊木古道从保甸、经王家箐翻越无量山达景东城(银生节度城);明代在保甸设巡检司,统管景东无量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刊木古道自古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传说过去的马帮、行人都会在石门前停留、歇息,也祈福一路平安。
![](http://imgq8.q578.com/ef/1116/53bb4a26ee01faa6.jpg)
长号
![](http://imgq8.q578.com/ef/1116/53205d67a97c5ec8.jpg)
老古吹
![](http://imgq8.q578.com/ef/1116/c64d95ae31b4d796.jpg)
祈福仪式
从石门出发沿着古道前行五百多米,进入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在茂密的森林中,悬崖峭壁上一个高近百米的瀑布喷泄而下,让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慨。瀑底冲出很大很深的水潭,传说是龙王来琅嬛福地的出入口,被称为龙潭,瀑布每天日照时间很短,在日光照射下总会呈现出一轮轮彩虹,这个大瀑布就是知名的琅嬛瀑布,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坠入琅嬛福地的地方。
在瀑布的崖顶有一个二米多高、宽,深三十余米的石洞,从山的一侧通往另一侧,洞中间有个一道米多宽的裂谷,人们搭上木桥后才可通行,这石洞可容纳数十人,也是传说的玉皇大帝用于臧经书的琅嬛玉洞。从洞口看大瀑布一览无余,美景尽收眼底,有股仙气飘然之感。
![](http://imgq8.q578.com/ef/1116/e9df265759e7ae61.jpg)
村民约你再来
![](http://imgq8.q578.com/ef/1116/dcec409df0ff13c5.jpg)
板栗树下
![](http://imgq8.q578.com/ef/1116/55b51d18a2bbd308.jpg)
放羊归来
过去这里没有公路,到过的人极少,也不被外界关注。如今一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熊猴长期生活在这里,琅嬛瀑布和琅嬛玉洞成为花果山、水帘洞。人们一直寻找的琅嬛福地终于“花落”王家箐,当地政府将俢好公路,发展琅嬛福地的文旅项目。
包忠华 文
王文贵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