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油山,一座具有红色记忆的山
一座具有红色记忆的山
从前有座山
山里很多油
它叫做油山
我就逗逗你
今天就由我就带你领略油山这个神奇的地方
油山
●走马垅水库

在不少人眼里,油山地名稀奇古怪。很多人刚听到油山这个地方时都以为那里有一座山,山里有很多油。怪不得,不知情者戏诌,上油山为山油;知情者笑嘻,上油山为“游”山。其实,油山的由来有故事。神话传说,古代油山东侧有一座庵庙,名为“净明院”,后来在“净明院”右侧,一石洞流出食油,供庙内和尚食用而得名。
●上乐塔

看出这里是哪了吗?
这是油山上乐塔
是yue还是le?
小编可以告诉你当地人一直读le
三年游击战时期
这里可是秘密交通站


赣粵边特委交通站接头处旧址位于油山镇上乐村塔下组后山上,为明代建造的六面五层楼阁式青砖塔。该塔通高19米,每层有一真门,其余五面隐出假门,塔内有砖梯登攀至塔檐,在塔外旋转可上到顶层。三年游击战争期间,赣粤边特委(后改称赣南特委)和红军游击队设交通站接头处于此,并在塔下的一座水口庙内设有油印处,许多文件、信件、文告、红军教材和宣传品都由此送往各游击站点和地方党组织。

2009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朱乙妹勇救红军
朱乙妹是油山上乐村的一名普通青年妇女。1936年春一天清晨,中共赣粵边特委司务长李绍炳和两名游击队员来到上乐村交通站接头处取物资。正在山下浇菜的朱乙妹发现交通站接头处已被一队铲共团包围。危急之下,她当机立断大声叫喊:“白狗子来了!”游击队员听到喊声,立即安全隐蔽起来。铲共团凶狠地将全村人集中起来,逼问是谁高喊给游击队通风报信,并威胁要向人群开枪扫射。
为保护村民,朱乙妹挺身而出,对敌人喝道:“住手!一人做事一人当!刚才是我叫喊,是我通知红军游击队走的!”说完,她将背上的3岁女儿交到婆婆手中,跪下说:“婆婆,我对不起您老人家,尽不到孝心。我先走了!”随着一声枪响,她为保护游击队和乡亲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朱乙妹为了保护红军,保护群众,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 永远铭记在群众和红军游击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