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旅游知识

「经开记忆」文明乡风宋家村

常驻编辑 旅游知识 2022-11-17 枣强   村史   铁花   记忆   淄博   家风   山东省   村民   乡村   文化   文明

讲乡村故事,留经开记忆。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建设中的淄博经济开发区来说,乡村永远是流淌血液的根脉,它的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历史,无论是齐风遗韵,还是现代文明。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漫步于城市,看着林立的楼宇,乡村的记忆是否向你奔涌而来?炊烟袅袅、黄牛饮水、垄头荠菜……你记忆中的乡村老家是什么样子?她又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引人入胜的风景?一起追忆村史故事,记录乡村历史、活化乡村记忆、留住浓浓乡情。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文明乡风宋家村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走进孝妇河畔的傅家镇宋家村,目之所及,无不展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风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全国文明村”,宋家村的历史记忆也十分值得探寻。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地理位置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宋家村位于傅家镇政府驻地西北约1.5公里处,西依孝妇河、北京路,东靠重庆路,北临昌国路,海岱大道将新村划为南北两部分,总面积91.4公顷。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村名由来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宋家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姓氏而得名,全村宋姓十之八九。康熙六年宋氏创修族谱序文记载:"吾淄邑宋氏源籍枣强冀州考自洪武二年胞兄弟二位奉国命徙淄长支居城东西峪庄次支居城北宋家庄。"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宋氏族谱》记载:“吾始祖复臣公籍直隶枣强,于明洪武二年(1369)迁居淄川城北三十里,以耕田务农在此立庄曰宋家庄。”此后,徐、王、彭、苏、张、李、邢、孙等姓氏逐渐插居,前后历六百五十三年,形成如今的宋家村。《宋氏族谱》分别于 1906 年、2005年续修,现有宋姓五百余人。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全国文明村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漫步在淄博经开区傅家镇宋家村文明一条街,在这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宋家村风被涂绘在村民居住的楼体上,村规民约、身边的家风家训张贴在文化走廊里,善行义举“四德榜”、身边好人的事迹让人心生温暖……2020年宋家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邻里和睦、乡风文明、宜居宜业,处处镌刻着百姓的文明幸福新生活。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宋家村着力培育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孝老助人的“宋家乡贤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相长,涵育家风民风,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文化活动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村民业余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百姓大舞台搭到了村民家门口,更搭到了百姓心坎上。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84n拜客生活常识网

由宋家村文化骨干自发组织的“威风锣鼓队”,声势浩大,远近闻名,在各项活动及庆典上大放异彩,曾代表傅家镇获得区锣鼓比赛一等奖。欢快的锣鼓带来了祝福,精彩的鼓点赢得了无数掌声。

相关阅读:

  • 河北枣强一对辅警“新人”抗疫间隙举办“云婚礼”
  • 天气热住顶楼怎么降温 夏天顶楼房间怎么降温 顶楼夏天
  • 豆腐村里豆腐宴!南溪南人间烟火旺
  • 偶遇乌兰县希里沟一个村史馆,七零八零后肯定喜欢
  • 京郊古村巡游
  • 平山李家庄一日游
  • 越夜越yeah~昌平这些“夜经济”消费地标,爱了
  • 两天一夜才能逛完的湖南古镇,每天接待2万人,宛如大唐不
  • 吴孟达:比癌症更残酷的,是人生
  • 每日一中药——川乌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