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经历汇聚成人生之酒的前世与今生之一
“量小随意,客各尽欢,宽严并济,各适其意,勿强所难。”
今天,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饮酒的目的在于营造气氛、庆贺祝福、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倡导文明饮酒,健康饮酒。
“花赏半开,酒饮微醺。”
饮酒的最高境界就是慢品微醺,小酌怡情,酒以合欢。
从古至今,人们饮酒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强身健体,治疗疾病,进一步地延年益寿。
三、关于酿酒的传说
历史上公认的酒神有两位,一位是古希腊的狄奥尼索斯,一位是中国的杜康。传说中国最早的酒味道并不好,酿酒鼻祖杜康多次尝试,终不得要领,最终求教于仙人。仙人对他说:
“你只要在酒里滴入你明天最早遇到的三个人的各一滴血
即可。”
杜康便在第二天依次遇到了秀才、武士和疯子,说服他们后,将三人的各一滴血滴入酒里,果不其然,这样酿出的酒不仅充满了芳香与醇厚,还让无数人爱上了酒。
(一)温文尔雅,如同文人
刚开始饮酒的时候,一般由宴席的文人或德高望重者致祝酒词,然后再依次展开,所有的人都会展现出儒雅的绅士风度,庄重而层次分明。酒席之间充满谦谦之辞,如同一群文人在饮酒高谈,这也许正是传说中酒里滴入秀才的血的缘故吧。
(二)酣战淋漓,如同武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人们的大脑开始兴奋起来,话语渐渐多了,于是觥筹交错、杯来瓶往地进入激战。初相识要好事成双,哥俩好要感情深一口闷,有瓜葛要以酒释前嫌。总而言之,不管和谁都有饮酒的理由。在这个阶段就像是一场混战,人人侠肝义胆,如战士拼死疆场一样一往无前。这就是传说中武士滴血入酒后,就有忠武的基因,才成就如此的激情。
(三)热烈无忌,近乎疯狂
“酒潭”的深浅总是有别的,所以几轮较量之后,总会有
人不胜酒力而败下阵来,但武士杀身成仁的精神怂恿他不能言败,于是继续厮杀。洒过量了,头有些晕,话有些失控。
疯狂状态随即出现,平时不敢说的话说了,不该说的话也说了;不敢做的事做了,不该做的事也做了,呈现一种“疯癫”的状态。这就是传说中疯子那一滴血在酒中的“疯癫”基因。
四、我在饮酒中的三件丢人事
人们在社交场合对饮酒很是看重:
“酒品就是人品。”
“要想客人喝好,主人必须喝倒。”
“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要提升。”
虽然劝酒的方式花样翻新,流行的酒种更迭繁复,但宗旨不能变,谁组局谁就必须认真喝、主动喝,从花言巧语到胡言乱语,最后不言不语。
我的工作与饮酒有关,我也就时不时地组局,或者参加酒局。我的性格豪爽,花钱大方,爱面子。只要是我组织的酒局,去什么饭店,菜的品种、数量的选择,以及酒的档次的确定,每一个细节都得考虑周到,生怕别人小瞧我。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正式劝酒的时候,我最看不惯那些缩头缩脑、扭扭捏捏的人。只要是别人劝酒,我绝不拉稀摆带、推三阻四,十分痛快地就将酒喝下去。特别是到快要醉的时候,我会主动挑战,直至不言不语为止。
第二天醒来,感觉头疼到快炸裂。只知道昨天喝酒了,但在什么地方喝的,和那些人喝的一概不知,就是通常所说的“脑子黑屏”,这一次活动的很多环节已经在记忆中永远地消失了。
醉酒,对我来说就是常态。我的白酒酒量从刚开始的二、三两增加到后来的七、八两。随着酒量的上升,说话的底气也是越来越足。当然,各种洋相和丢人的事也就相跟相随。
(一)差点掉进黄河里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里,有一天恰逢天高云淡、清风徐徐,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到处都是生命勃发的气息,鸟儿或歇枝头或飞翔于空中、抑或欢快地鸣着无人能懂的歌谣。
在这春水春心春情荡漾涟漪的大好时光里,我们单位邀请西安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到陕北油田指导工作,了解考生的生活、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