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儿子来到文瀛湖公园,这里的湖水在十年前曾一度干涸见底,被不少人视作“荒郊野外”。如今,站在湖边,看到那一大片、一大片茵茵绿草,一簇簇争奇斗艳的花朵、相扶相依的老人、轻轻牵手的情侣、笑逐颜开的一家三口,湖边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出出进进的人群,湖面上穿梭的游艇、湖心岛上茂盛的树林,我不禁感慨万千。这座城的变化太快了,这座城市的人赶上好时代了。
绿色又岂止在一草一木,更深入大同人的理念和生活。“公交车又换了”,从燃油车、天然气车到纯电动车,再到现在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身为上班族的我和广大市民一起见证着大同公共交通的飞速变化,感受着这些改变带给人们的“绿色出行”观念。“锅炉房全拆了、黑烟囱不见了,会不会没有暖气?冬天大同人会不会受冻?”可我分明看到很多时尚的大同人,冬天在室内还穿着短袖。当年“冬天穿浅色衣服会被煤烟弄脏”的“衣着禁忌”已经成为往事,人们用光鲜亮丽的服装展现着新生活的美好,绿色生活已经渗透进大同人日常的方方面面。
我在日记本扉页上曾记录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根在,生命之绿便永存。”一座座城虽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却是很多人命脉所系。生于斯、长于斯、扎根于斯,大同的山山水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为我的生活增添着色彩。我热爱大同这座古城,她就是我的生命之绿!
文:常占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摄影:刘玉军
转自:大同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