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就是一本敞开的书,他的内容写在四季的变化,还有不被更改的永恒,在这本书里有了我第一次和鸟巢的相遇。那是1992年的太行山之行,就是在这一年,我用乐凯胶片拍下了这样一幅鸟巢的照片。

说来也是,竟然在一次的影赛中,还得了一个小奖,当时的名字叫《鸟的家》,后来在交流时,影友说叫“上层建筑”。我感觉我的心胸没有他们大。虽说话语有些调侃,但我从心里还是佩服他们的

后来我读到了一本《鸟的建筑》一书。在我初期的认识中,鸟巢是远离都市的,它应该属于森林和乡村。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会感受到一种浸润,一种隐秘的力量俘获你的心魄。

红旗渠是我敬仰的地方也是我经常拍摄的主题。沿红旗渠观光大道行走,在一个合适的角度,配以近处的鸟巢和远方的山村,总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

在山里的农家居住,就是要拍一些城市里见不到的场景。早晨,鸟叫得清脆声悦耳动听,能唤醒你的睡意,又舍不得错过这样一次机会。

现代城市作为另一道人为的“森林”风景,又有了鸟的家。每次在城市里“森林”里拍摄,我总会去寻觅鸟巢。鸟儿的巢架设在交叉的树枝上,却显得很精致,我很佩服。

在城市外延的设计中,多留些鸟儿的空间,多些树木和草地,多些人与鸟儿的共存。鸟儿需要有个家,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它们愿意与人们落地生根。
愿与爱好者们互动,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