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既然收回的21家酒店不会再找第三方运营,作为操盘手,融创文旅的选择有两个:
融创酒店自营;
永乐华住运营;
前者是由融创文旅酒店管理团队直接上手运营,后者则是由融创文旅和华住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永乐华住运营。
永乐华住成立后,融创文旅将堇山等核心自有高端酒店品牌,华住集团将旗下施柏阁、花间堂等核心高端酒店品牌分别注入合资公司,以彰显双方决心做好这一领域的决心。
永乐华住的股权结构上,华住集团占比50%,融创文旅和时代环球共同占比50%。
对于融创文旅而言,无论选哪个,差不太多,反正自己都有很强的话语权(谁让爸爸融创集团拥有一大把酒店行业稀缺的优质物业资源呢)。
还有一个被所有人忽略的问题,融创集团敢撕毁协议,宁愿赔1.33亿也要自己干,除了自己有意愿、有信心干酒店之外,其实手里握着一张真正的底牌:
酒店轻资产管理服务能力。
换句话说,融创集团认为,自己在酒店品牌管理方面的能力,已经不逊色于万达酒店发展。
很多人认为,融创文旅在酒店经营管理上,既是业主,又是品牌运营方。其实从内部经营逻辑上讲,融创文旅经营的大多数酒店物业属于融创中国,酒店管理公司是融创文旅,双方都是融创体系内的公司,但业务层面严格区分开,依然保持业主与酒店管理公司的关系。
不仅是酒店,融创文旅旗下的乐园和商业,全都按照“轻资产管理服务”模式经营。
2020年,是关键性一年。
融创中国在2020年财报中,首次明确提出“融创文旅已经成功开启了轻资产管理服务输出,提供文旅项目获取、规划研策、投资咨询、建设运营、管理等全方位产品服务。”
把这段话落在酒店领域,基本上等于对外宣称:
经过这几年准备,融创文旅在酒店经营管理方面,不但形成了稳定且成熟的轻资产管理服务能力,而且还能依靠这一能力对外输出,赚第三方业主的钱了。
06
劲旅君梳理发现,融创文旅在酒店领域的业务基础架构基本成型,涉及三条核心业务线:
自营酒店管理(堇悦系列、悦系列等高端酒店品牌);
合资酒店管理;(永乐华住旗下高端酒店品牌)
民宿集群及平台运营;(融创青岛阿朵民宿小镇及运营平台、花间人家民宿平台)
民宿板块几乎很少提及,但从去年开始,已经成为融创文旅在大住宿板块除酒店之外,一支异军突起的新力量。
2020年7月,融创文旅在青岛藏马山阿朵小镇,联合斯维登等多家高端民宿品牌,发起北中国高端民宿集群,推出八个高端民宿品牌花间堂、禅驿、花筑、乐贝、六悦、星天外、正在昨天和布衣客栈。
值得注意的是,后五个品牌是融创文旅创立的自营高端民宿品牌,这标志着融创文旅在民宿轻资产管理服务上布局的开始。
2021年3月,永乐华住宣布将成立“花间人家”民宿平台,针对民宿提供规划、筹建、运营、管理、销售和会员等一站式服务。
融创文旅似乎正在以高端酒店为基础,对整个大住宿领域保持很大的野心。
窥一斑而见全豹。
融创集团收回21家酒店经营管理权只是个开始,其真正的目的,是以轻资产管理服务为底层逻辑,横向上,在做好融创集团自持酒店物业经营管理基础上,不断拓展更多第三方物业;纵向上,拓展除酒店以外的自营高端民宿品牌、民宿集群、小镇综合业态运营等,最终成为一个泛住宿领域的轻资产管理服务集团。
或许在孙宏斌眼里,这股新势力将成为融创中国在地产领域开疆拓土的有利帮手,意义远比打包卖掉变现的那笔钱,更有价值。
这才是融创集团不惜撕毁协议,赔偿1.33亿也要拿回21家酒店经营管理权的深层次逻辑。
对于万达酒店发展来说,协议分手,有遗憾,却没损失。
21家酒店占据总经营管理酒店数量的20%左右,占据总营收的9%(2021年上半年),势必对1-3年内业绩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