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酒仙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酒仙网”)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并更新了最新版的招股书。
早在2015年,酒仙网曾经在新三板挂牌 ,并于2017年主动摘牌谋求A股上市。
数据显示,2020年,酒仙网以37.17亿元的营收规模稍逊于华致酒行及壹玖壹玖,位于行业第三,且以1.84亿元的净利润排名行业第二位。
不过在亮眼的业绩背后,酒仙网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对部分白酒品牌依赖过高、净利润增幅基本靠专销产品等。
另外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还注意到,近些年增长较快的线下渠道,竟然不少门店是酒仙网前员工突击建立,背后的种种疑问还需酒仙网来做解释。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就此问题曾致函酒仙网,截止发稿,对方仍未回复。
营收快速增长背后存隐忧
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翻阅资料发现,酒仙网在新三板挂牌期间持续亏损。2015年到2016年分别亏损2.51亿和1.36亿,加上挂牌前两年2013年和2014年亏损的5.96亿,共计亏损9.83亿。

根据招股书,2018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07亿元、29.97亿元和37.17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0.32亿元、0.84亿元和1.84亿元,2019年及2020年营收增幅达35.8%和24.04%,净利润增幅达160.16%、119.09% ,在冲刺IPO的这三年,酒仙网不仅扭亏为盈,还实现净利润翻倍增长。
酒仙网实现营收增长的主力是茅台、五粮液、钓鱼台以及国台等白酒品牌的销量增长。据财报数据显示,茅台近3年贡献收入分别为4.28亿元、6.99亿元和8.61亿元,占白酒总收入比例分别为25.8%、31.77%和30.97%,三年实现翻倍。

不过需要的是,贡献营收的第二大品牌五粮液在2020年收入下降。2018年~2020年五粮液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82亿、5.75亿、5.19亿,2019 年同比增长 50.51%,2020 年同比下降 9.81% ,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酒仙网在京东、天猫平台开设的五粮液旗舰店铺,自 2020 年 7 月起名称改为专卖店,旗舰店由五粮液酒厂直接开设,店铺名称更改导致专卖店的五粮液产品销售收入下降。
从这可以看出,酒厂是否有直营渠道对酒仙网这样的经销平台业绩影响巨大,而主要依赖的茅台也有类似风险。据悉,为抑制市场炒作现象,贵州茅台也开始将销售渠道渐渐偏向于自营直销方式。
2020年贵州茅台直销渠道销售量为3932.08吨,同比增加了48.27%,而批发代理渠道销售量为60123.8吨,同比减少3.02%,如果之后贵州茅台像五粮液一样,直接在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加强自身自营渠道建设,或也将对酒仙网的营收会产生重大影响。
利润增长依赖专销产品
2018年~2020年酒仙网净利润分别达到0.32亿元、0.84亿元和1.84亿元,净利润增幅高达160.16%、119.09% ,成绩亮眼。
酒仙网在招股书中表示,尽管茅台销量大幅攀升,但是专销产品才是公司利润增长的核心。
专销产品为酒类生产及品牌企业授权公司独家销售的酒类产品,主要包含自有品牌、合作推广产品。公司独立或与酒企合作,通过数据分析及市场调研,确定产品酒质、定位、包装设计及价格体系,由酒企进行生产,并由公司进行独家营销推广,公司享有产品的专销权。
由于专销产品定价自主权高,主要依靠酒仙网品牌推广及渠道实现销售,所以相较流通产品毛利率也相对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