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比美国保健品行业近80%的渗透率,我国各年龄段中保健品渗透程度并不高, 2018年仅为20%左右,且以中老年人消费为主,人均保健品消费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随着注册备案双轨制日益完善和行业审批效率提升,监管愈严。《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规定,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内规定的原料及用量生产的保健食品按备案管理,意味着这类产品无需耗费大量时间走注册流程。出台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进一步健全行业监管长效机制。
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的保健品市场容量在全球位居前列,但市场较为分散。2000年以前,我国保健品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与药品相比注册审批时间短,临床试验难度低,且产品溢价高,吸引了大量药企和食品企业介入,导致行业集中度一直偏低。随着 2000年国家开始整顿保健品行业,行业内企业数呈下降态势,但鉴于保健品涉及的种类繁多且分散,产品技术进入门槛低, 此时行业集中度依然不高。另外,国际领先企业借跨境电商等方式与国内品牌在线上渠道竞争,进一步降低行业集中度。
以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这一品类为例,由于生产门槛并不高, CR3仅为24.8%。汤臣倍健2019年市占率超过无限极成为行业第一,为 9.9%,尚不到10%。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保健品行业乱象多番整顿,大量违规企业逐渐退出,市场向汤臣倍健这类拥有正规销售批文的优质企业加速集中。
权健引发百日行动,保健行业迎来严管。 2018年底,权健事件爆发,保健品企业口碑遭受较大的恶性影响,价格虚高、传销模式、虚假宣传等乱象丛生的行业现状也暴露于公众眼前。2019年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方案》,决定自 2019 年 1月8日起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打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虚假宣传行为。百日行动对直销渠道的影响较大,相关部分暂停发放直销牌照,权健、华林两家企业被取缔,直销企业数量和备案产品数量骤减。
医保电商均受管制,头部企业突围可期。百日行动拉开了相关部门对保健品行业整顿的序幕,各渠道对保健品业新的管理规范出台:
(1)医保政策调整。 2018 年底国家医 保局正式出台文件命令禁止居民使用医保卡在药店购买非医疗用品的行为, 2019 年全国 各地推进政策落实,保健品在药店渠道的流通一时受阻。
(2)新电商法颁布。新电商法 不仅规定所有电子商务经营者均需备案和依法纳税,采取不合规方式代购海外保健品的 经营者退出市场,线上渠道的保健品销售受到冲击。保健品行业管制趋严短期内对行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长期来看,严厉的整顿会让不合规的销售个体退出市场,肃清市场风气。对于符合标准的合规企业而言,恰好可以把握此次机会提升市场份额与影响力。而终端消费者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也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品牌力强的龙头企业。
企业护城河
无形资产(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