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现代社会,才会有那么多人难以自制地刷着淘宝和抖音。
人类的选择欲归动物脑支配。只要面前有选项,人的选择欲就会被自动激发。
比如,淘宝满300-30,你的动物脑在面对众多选择时,第一反应不是“这些选择真的是我需要的吗?”,而是“这么多选择,我选哪个好呢?”
一旦动物脑启动人的选择欲,理性脑只会去帮忙分析选项,而不是质疑“选择”本身。

负责做出选择决策的,是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除了决策分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感知选择权。一旦它发现自己失去了选择权,就会立马引发一系列负面的生理反应。
而选择欲一旦被满足了,大脑就会释放积极的信号来缓解压力。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婴儿对面有一把琴。当他拉动琴弦,旁边有个机器就会播放音乐。每根琴弦,都对应一首特定的音乐。想听哪首就点哪首。婴儿玩得非常开心。
后来,工作人员打乱了次序。音乐还是那些,但是播放是随机的。拉动同一根弦,每回播放的音乐都不一样。这时,婴儿就会变得烦躁、愤怒、大哭。
既然选择如此重要,我们要如何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建立锚点,做出正确决策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甲乙丙三个人,有天晚上都决定第二天出门办事。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下起了大雨。
甲想:既然下雨了,干脆不去了!
乙说:管它下雨不下雨,我还是要出去,于是就冒雨出门。
丙考虑了一会没有说话,直接拿起一把雨伞,走了出去。
这样的选择就造成了三种结果:
甲耽误了一天的时间,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成;
乙虽然办成了事,但因为淋雨生病很难受;
丙不但办成了事,还在伞下悠闲地观赏了雨中风景。
他是最舒适的那个人,因为他做对了选择。
做决策,最快速且有效的办法,是建立锚点。

比如,当我们面对“下雨了,还要不要去办事”的时候,如果没有建立锚点,那么就可能因为一时的懒惰,而耽误重要的时机。
但是,当我们建立了锚点以后,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容易解决。
左右为难时,先停下来,让动物脑休息一下,用理智脑思考问题,建立锚点:
眼下什么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就当前环境来说,这件事有必要做吗?)
什么是更适合我的?为什么?(对我个人来说,它很重要吗?)
对这件事,怎么做我会更舒服,结果会更好?(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能够取得最满意的效果)
只需要简单的几个问题,就能找到一个接近自己心意的答案。下次遇到同样的选择时,思路也会瞬间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