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用选项分层,做出无悔之选
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寓言:
如果有两堆一模一样的干草,一只驴到两堆干草的距离完全相同,它就会无法选择,最后活活饿死。
事实上,如果你真的做这样的实验,是饿不死任何一只驴的,因为驴一定随机走向一堆干草,饱餐一顿。
与之相比,人却没有那么聪明了。因为与驴相比,人是一种常常会“纠结”和“后悔”的生物。
人的大脑太“聪明”了,既不想付出,又害怕损失。

明明选择方案A了,又不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心里还念叨着:如果选择B,结果会不会更好?是不是不用付出那么多了?
这就是人性,因此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可能会后悔。
那怎么办呢?从技术层面来说,选项分层可以帮助你降低选择的焦虑。
比如说,投递简历时,网络上有那么多公司,到底要投哪几家呢?是距离家的远近,是公司的规划,还是与自己专业对口,又或是入职时的薪资呢呢?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选项分层。

如果你手头有10家公司可投。那么,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就可以选择一个排序标准。
“我懒,不喜欢早上起得太早”,那就按照距离排序,排除清单上的几家。
“我胸无大志,不想让自己过得太累”,那就排除那几个需要996的公司。
“我性格内向,不适合在特别讲人情世故的小公司混”,那就留下清单上的大公司。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在不同的梯度中逐渐缩小范围。

选择做出来了,但还是很担心会后悔怎么破?答案很简单,就是不要后悔。
思考了,选择了,不后悔。没思考,选择了,也不用后悔。
没有人能天天像机器人一样理性,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做对。因此,已经选择了,不管结果如何,都接受它。
选错了?没关系,只要坦然把手头的事情做好,一样是活在当下,一样可以很幸福。
“我们是不仅能选择,还能把一时选错的事情做好,不是你做了更好的选择,而是你能够让自己的选择更好。”
同样是交通拥堵,有人路怒骂娘,有人趁机静心休息;同样是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人天天磨洋工,有人兢兢业业。
同样的选择,结果却大不相同,为什么?因为第二种人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后悔和抱怨,因此能够活得更加踏实、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