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散化(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引导择业分流。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在德国得到很好地体现,这与德国分散化、多样化的职业教育紧密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三种基本的职业教育形式:现场工作岗位培训、手工业学徒培训、在企业实习车间和学校中进行封闭式培训。如克虏伯等大型企业在马格德堡、埃森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工厂职业学校。一战时,德国不仅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同时也建成了最好的技术和商务教育体系。多元化教育体系为公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机会,有助于防止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并引致了择业分流,消除了人口向中心城市和某些热门职业的集聚,从而为小城镇及其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人力资源条件。

四、结论
德国“去中心化”的城镇化模式,防止了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度集中,在城市病防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一定程度上盲目扩张城市功能、放大城市规模、增大经济总量,以至于超出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物理极限。城市治污的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成本越来越高,水及空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德国“去中心化”模式无疑为正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我国求解“城市病”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值得认真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