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引流,将消费者中的愿意探索的咖啡爱好者筛选出来引流到小程序;其次是增加用户黏性,让用户保留这些识别度非常高的小罐子的同时,还会想攒更多的罐子用来兑换周边;最后是把画像精准的咖啡爱好者进行线上线下的互相导流,实现与各地咖啡馆的共赢。
实现以上种种好处的同时,还将自身打造成环保倡议者,这种一举多得的运营思路,值得很多创业者玩味。
所以说,扎实的“内功”,才是这些“网红”们真正的护城河。
【红利一直都存在】
网上造牌犹如竹笋,地下三年,一朝破土,一日三尺,现已是遍地春笋。
以前,想要打造一个消费品牌,少不了要向渠道、供应链交学费,还有店铺成本、人员成本等沉没成本,这种发展速度鲜有资本愿意青睐,况且还要沉得住气,经历多年的发展和不错的运气,才有可能熬出来一个比较知名的品牌。
最早通过线上突围的御泥坊,在2007年绕过护肤品厮杀激烈的线下渠道,在淘宝开了第一家网店,开业3个月,销售额突破70万元。在那个天猫还叫淘宝商城的时代,御泥坊开发出网络代理店铺模式,一年内,淘宝上代理御泥坊的全国卖家达到30家,御泥坊也借助淘宝走上了品牌发展的快车道。
御泥坊母公司御家汇2012年成立,2018年上市时市值已接近50亿,如今市值超过95亿。
三只松鼠利用电商平台和代工供应链,在2012年的双11跑出了近800万的业绩,并2015年建设了中央品控云平台,第一时间抓取、分析消费者反馈的数据,倒逼供应链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改善,随后提出的“大联盟战略”,通过数据让零售和生产一体化。
在2019年上市时,三只松鼠市值达84亿,如今市值已近160亿。
通过天猫的社群运营,“奶糖派”短时间内连接到大批精准用户,并在天猫获得清晰的用户画像和需求后,以数据驱动产品设计和供应链搭建。平台和品牌一起,直接参与文胸新品的研发、营销,促成了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淘宝小店完成品牌裂变,提前实现了年成交额突破1亿的小目标。
创立于2018年的“宝宝馋了”是原生的天猫品牌,借助天猫超级直播间获得精准流量,并通过平台内容、营销、产品等维度的保姆式服务,一年左右的时间,从月销20万做到月销3000万,作为一个中国本土品牌,第一次登上了婴童零辅食排行榜第一名。
互联网造牌的速度越来越快,形成滚滚大潮,不少网上造牌人已经立于潮头之上,但流量的大潮是此起彼伏的,当互联网的红利消失时,这些弄潮儿必将面临挑战。
随着平台流量红利的消失和线上流量的整体上涨,完美日记2020年面临巨额亏损,黄锦峰定下了“每年开200家线下店”的战略,进行渠道融合,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将流量更多地沉淀在私域中。
三顿半作为线上品牌对流量成本的提升非常重视,但吴骏却有不一样的思考:一是要做不依赖流量的产品;二是提升流量的质量;三是对自己的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
面对网红速朽命运不可避免的质疑,林盛认为,营销是使他们成为网红的原因,但优秀的产品是钟薛高能够长久之所在,且一直在往新环境、场景和习惯的方向努力。
不论是完美日记、三顿半、钟薛高这些近年来风头正盛的新品牌,还是对于上一代借助互联网崛起的三只松鼠、御家汇等品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居民的消费升级给很多企业带来新消费场景的机会,媒介形式的改变让营销可以有更多的玩法,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成熟能让商业决策少走弯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万亿元,比2019年的41万亿下降3.9%。消费整体规模下降的背后,线上消费却在加速增长,去年网上零售额占社会零售额比重已由上年的20.7%增长至24.9%,网上消费已经越来越主流。
去年依靠消费股大爆发成为中国首富的钟睒睒,多年前曾如此批评互联网过热: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它不代表生产力,不代表价值。他甚至强调,很多的传统制造业都有集体的互联网焦虑症,是被互联网忽悠了,是迷失方向了。
但如今,越来越多从网上崛起的品牌,以及互联网重塑消费格局的威力,已让包括钟睒睒在内的消费老革命都在改变思维和发展模式,也让无数创业者、投资人都在思考:
下一个消费品的超级富豪,会不会直接从网上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