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建置四川省德阳市,下辖中江县至今。
中江县从1012年建置至2021年,历时1009年。从1283年三县合一算起,历时738年。
什邡,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德阳市代管,位于四川盆地腹地成都平原,东与绵竹市和旌阳区相邻,南与广汉市接壤,西与彭州市毗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幅员面积821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什邡市常住人口为40.68万人。
什邡曾因大禹的足迹而享有“禹迹仙乡”之美誉,秦代著名水利学家李冰曾在此治水并仙逝于此。什邡还是佛教南禅八祖马道一的故里,汉代名将雍齿的受封之地,故什邡城又名雍城。什邡的自然景观主要有蓥华山、青牛沱等。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什邡置县。分封功臣,用张良计,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号肃侯,建元雍齿,在位九年。
汉武帝元鼎元年,因向皇朝筹献祭祀“酎金”不合格,有罪,被罢去封侯,撤除侯国,降为普通县,属益州广汉郡,县序列第二,设有“什邡长”、“什邡丞”、“什邡尉”等官职。
公元9年,王莽代汉,国号“新”。改什邡县为美信县,经一十五年,新莽亡后,什邡复名。
北周孝闵帝灭西魏建立北周(557年),更名方亭县。之后方亭县(今什邡市)与雒县合并,仍称雒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分雒县置什邡县。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于雒县置汉州,领雒、绵竹、德阳、什邡、金堂等5县。什邡属汉州。
五代前蜀时更名通汁县,历7年复名什邡。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置汉州德阳郡,领4县(含什邡县),隶属西川路。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改西川路为成都府路。南宋时,汉州德阳郡仍置,领县与北宋时相同。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复置汉州,领3县(含什邡县),属成都路。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汉州仍领三县(含什邡县),属成都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并入绵竹县,历3年复置。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汉州为散州(单州),不再辖县。什邡县属成都府。
民国二年(1913年)置西川道,什邡属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什邡改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下辖县。
1950年,设立川西行署区,什邡县属绵阳专区。
1953年,什邡县划归温江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