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广汉、什邡合县,称广汉县。

1963年,析出复置什邡县,广汉、什邡分县。
1970年,温江专区改称温江地区,什邡县属温江地区。

1983年3月3日,温江地区撤销,什邡划归成都市。
1983年8月1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地级德阳市,将时属成都的什邡和广汉二县划予德阳市代管。

1984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什邡县由成都市划归德阳市管辖。

1994年9月29日,撤销什邡县,设立什邡市(县级),以原什邡县的行政区域为什邡市的行政区域,由四川省政府委托德阳市代管。

广汉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德阳市代管。古称汉州,别名雒城,是四川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市) ;北距德阳市区19公里,南临成都市区20公里 ,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汉市常住人口为62.61万人
广汉市位于“天府之国”腹心地带核心区,自古就有“益州门户、蜀省要衢、通京孔道”之说,是成都的北大门。
广汉三星堆遗址是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广汉历史悠久,因“广至汉水”而得名。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分蜀郡东部与巴郡数县首置广汉郡, 辖13县。郡治乘乡,乘乡在汉代建置的雒县境内(即今广汉市)。世曰:“分巴割蜀,以成犍、广”。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益州二十五郡,广汉郡为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