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生活妙招

全马多少公里(能跑完半马的人厉害吗)

常驻编辑 生活妙招 2022-01-11 的人   厉害   能跑完半马

跑步多久可以参加“全马”?分享我的3个经验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跑步的“坑”有多深?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坑——5公里:大多数跑者完成的第一个目标,只要坚持锻炼,就能达到。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坑——10公里:跑完5公里后,自然就会想跑10公里,这也是区分小白跑者和入门跑者的一道重要的门槛。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三坑——半马:能完成10公里后,就会有人说10都跑了,不妨搞个半马吧!于是继续入坑,成为半马选手。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四坑——全马。半马都能跑下了,你还不尝试一下全马?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它绝对不对简单的半马乘以2,即使能轻松完赛半马,也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才能参加全马并安全完赛。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跑步多久可以参加“全马”?分享我的3个经验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很多对跑步不甚了解或者刚刚接触跑步的人,会觉得没这么夸张:跑步么主要靠意志,只要我能坚持,即使我不能跑完全程马拉松,跑不动了,走总可以吧?我走也给他走到终点。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老王告诉你,如果没有系统的训练,还真的走不到。你的脚会非常痛,到后来连走路都困难。这绝不是简单的靠喊几句口号、咬咬牙就能糊弄到终点的。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老王看来,想要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除了具有能完赛半马的能力——这是基础,至少还要做到以下三点: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1、训练期至少为3个月;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2、月跑量150-200公里以上;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3、至少有3次3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主要是锻炼超长距离的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以及心理准备。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可以说跑量是完成全马的基础,如果月跑量达不到150-200公里,并不是说绝对不能完赛,但是过程肯定是非常辛苦,30公里以后大概率是只能走完剩下的赛段。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以上3点是针对绝大多数的想第一次参加全马的跑者的建议,也有一些跑者采取练习间歇跑的方式来备赛全马,各种方法和理论(比如亚索800练习法、MAF180练习法等等)也有很多,但是对于大多数跑者来说跑量还是重中之重。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跑步多久可以参加“全马”?分享我的3个经验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然也有一些跑者过度痴迷跑量,那是另外一种极端了。老王倒是觉得,在跑量已经到了一定训练量的时候,没必要继续堆上去。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个时候倒是应该增加间歇跑、核心训练、平衡训练、柔韧训练等多维度的训练,这样才会对成绩有更大帮助。跑量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边际效应,收益只会越来越低。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跑步多久可以参加“全马”?分享我的3个经验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有“一定要在多少时间内跑完”这种想法,这样将会不自觉地进行过度训练,超量的练习会导致很容易受伤。把第一次比赛的目标定为顺利完赛就好。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跑步新人参加比赛的几点建议: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1、确认“关门时间”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国内大部分的比赛都会设关门时间,也就是在预定时间内必须要跑完既定赛程,否则,将没有完赛证书和奖牌。同时,所有的后勤保障也会在关门时间后撤离,封闭的道路也会在关门时间后开放。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报名的时候看一下《参赛须知》,其中都会列明本场比赛的关门时间。比赛的时候不要光顾着拍照和享受,力争要赶在关门之前到达终点。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跑步多久可以参加“全马”?分享我的3个经验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2、和好友一起参赛hiu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觉得一个人参加比赛有点心里没底,不妨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来参加比赛,挑战共同的目标。小伙伴们互相鼓励更能提升动力,平时的训练计划也能互相监督完成。

相关阅读:

  • 少一个肾会怎么样(肾不好的人不能吃什么)
  • 雷诺汽车怎么样(懂车的人才买雷诺车)
  • 梦游的人叫醒会怎么样(梦游的人是不是鬼附体)
  • 沃尔沃汽车怎么样(真正懂车的人买沃尔沃么)
  • 鬼听了大悲咒会怎么样(身上带仙家的人怕大悲咒吗)
  • 怎么样忘记一个人(怎么样忘记一个深爱的人)
  • 安利怎么样(做安利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 讴歌怎么样(为什么买讴歌的人很少)
  • 微软电脑怎么样(为什么买微软电脑的人少)
  • 讴歌cdx怎么样(为什么买讴歌的人很少)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