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出土文物,左衽与右衽皆有,有属汉文化的俑,也有左衽的。有人说这是民族交融的结果,尤其是隋唐以后,所谓的关陇武家贵族居于北朝,多胡人血脉,后来融合于中原,衣饰风俗也流于中原。说的也有道理!
深衣复原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 现在的考古发现,有些属于中原汉文化的文物显示了“左衽”,有一种解释是华夏民族是个融合的民族,文物显示的左衽是这种融合的表现。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大多是“冥物”,给死人用的,所以“左衽”。
深衣佣摹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中有个“醉鬼”,名字叫刘伶,天天喝酒,几乎整天都是醉的。有时候喝醉了酒就在家里脱光了衣服,有人见到就笑话他,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裈衣,诸位怎么跑到我的“裈”中了。大约在魏晋以前,人们还不流行穿“内衣”,比如马王堆汉墓里的侯爵夫人“辛追”,她下葬的时候就没有穿“亵衣”,里面是丝织的“开裆裤”,后面露着屁股。所以体面的女子一般都是穿着“深衣”,用衣幅一圈圈地把身体裹起来,像个筒裙,然后像日本人那样坐卧起居,而不容易走光。所谓“跽坐”,就是双腿并拢跪在席子上,然后屁股坐到脚后跟上。如果岔开两腿,用屁股直接坐到地上,叫做“箕坐”,是非常不雅观的,裆里的羞处会被人看到。
袴复原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 大约到了汉代以后,开始出现“裈”这种东西,就是“兜裆布”,一般都是六尺长的宽布带,按照一定的方式扎住裆部,然后系在腰间,很像现在的“T型内裤”。这种裈的系法,现在还保留在日本。比如日本的相扑力士,他们在比赛的时候,就系着这样的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里记载,司马相如拐跑了卓文君,文君当垆卖酒,他则是系着“犊鼻裈”,跟佣人一起在街市上洗餐具。所谓“犊鼻裈”,大概就是系上以后,前边鼓鼓的像个牛鼻子吧!大概到了隋唐以后就开始穿着“亵衣”了。古代服饰很复杂,关于古人的衣着就先说到这里。
裈的使用方法,《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 接着咱们说说饮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诗经·伐木》里说,:“民之失德,乾糇以愆”。大概是说兄弟朋友之间失了和气,往往都是因为一口干粮。其实不仅“民以食为天”,公侯也以食为天!关于饮食的常识在这里不讲了,可以自己看书学习。咱们只在这里讲几个古代故事。
- 春秋时期,郑国的郑灵公刚刚即位,郑国贵族公子宋和公子家一起去见郑灵公,路上公子宋就对公子家说,我每次食指抖动,都会吃到美味。现在食指又开始抖动了,这回肯定会吃到美味!公子家不信,说食指谁不会动,净瞎说。公子宋举着手说,不信你看,食指动了吗?两人到了晋灵公的宫室,恰巧碰上楚国送来了一只大鳖,厨师正在杀鳖准备烹饪。公子宋和公子家相视大笑,晋灵公看见觉得很奇怪,说你们俩无缘无故地笑什么?公子家就把两人在来的路上的事儿说了一遍。等到做好的大鳖端上来,郑灵公分给其他人吃,唯独不给公子宋。公子宋大怒,冲到大鼎跟前,用手指在鼎里蘸了一下汤汁填到嘴里,然后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过了没多久,公子宋就让人把晋灵公杀掉了。
- 还有个故事,宋国与郑国打仗,开战前,宋军主帅华元杀羊犒劳身边武士,每人都喝到了羊肉羹,唯独没有给驾驭战车的羊斟。两军开战后,羊斟驾着战车,拉着主帅华元直接奔向了郑国大营,把华元交给了敌人做了俘虏。羊斟对华元说,分羊羹的时候,你说了算!驾车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