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生活妙招

民歌有哪些(民歌全集)

常驻编辑 生活妙招 2022-01-17 民歌   全集   有哪些

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视频编辑 薛松 视频素材来源: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公众号及综合网络(05:41)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江南民歌里有很多值得保护和传承的东西,但是现在大部分作品都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再不传唱就没有人传唱了。”市群艺馆音乐指导宋频平感慨,“我们想通过这次大赛,让大家知道上海有哪些民歌,推动对民歌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潮水娘娘》到码头号子,江南民歌是一座巨大宝库

《五更鸡鸣鹁鸪啼》。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江南民歌是巨大的宝库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本次民歌大赛自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拉开帷幕,经过报名、预赛,决赛三个阶段。决赛中,16个区拿出各具特色的40多首“看家”民歌献给观众。最终《绿岛四季歌》《问花名》《姑苏风光》《码头工人来四方》《吃吃浦东老八样》《十二月花名》《阿婆茶》《救枯苗》《摇一橹过一浜》《啥鸟飞来节节高》10首歌曲获得“最江南”演绎奖。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崇明山歌非遗传承人张顺法带来的《五更鸡鸣鹁鸪啼》是《潮水娘娘》的原版,少了改编,多了几分原生态的野性味道。“这首歌非常难,曲调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变化很多。”张顺法是崇明山歌第六代传承人。家里人人都唱歌,熏陶是自然而然的。“小时候妈妈抱在怀里哄睡,唱的就是崇明山歌。”劳动时田间地头唱,歇下了摇着扇子也唱,在这块充满歌声的土地上,张顺法从会说话起就会唱歌了。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谈起龚琳娜的《潮水娘娘》,张顺法笑,说她“声音很好,但方言学得不像”。民歌依托于方言,因而传承更难。70岁的张顺法每年都去崇明中小学巡演,教孩子们唱崇明山歌,但正经收的徒弟只有四五个。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码头工人来四方耶,号子自有南北腔,那里号子最好听哟,比比来唱唱哟,比比来唱一唱哟。嗨咗 嗨咗 嗨咗……”《码头工人来四方》是杨浦区选送的民歌,也是宋频平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首。杨浦区倚靠黄浦江濒临入海的一段,历史上就是繁忙的船运码头,码头工人的劳动号子是城市里著名的民歌。《码头工人来四方》由平均年龄76岁的4位演唱者演唱,每个人所用的方言都是不同的,有宁波话、上海话、江苏话等等。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时上海码头工人来自周边很多地方,苏北帮、上海帮、湖北帮、宁波帮几个地方的人比较多,劳动号子也就发展出了多种方言混杂的形态。这一段就描写的是码头工人聚在一起唱号子比赛。决赛中,这首代表上海开埠以来最经典的声音的劳动者之歌力压群音,毫无异议地获得第一名。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码头工人来四方》的演唱者王福林介绍,这首歌是由作曲家侯小声作曲,侯小声老师多年前曾走访上海码头,组织老码头工人唱歌记谱,为码头号子留下宝贵的资料,王福林他们“四人组”每年都会配合区里录制码头号子,保存在光盘。如今,他们还在社区教其他人学唱码头号子。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宋频平觉得这种表现形式非常真实,“而且他们唱出了劳动号子应该有的铿锵有力的状态,唱出了劳动人民劳作时的热火朝天的状态。非常震撼人心。”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本土原生态民歌令人震撼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今年在上海举办的江南民歌大赛,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大赛评委,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树荟认为。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上海音乐学院江南民歌演唱与研究大师鞠秀芳先生为代表,就带来了脍炙人口的名曲《大九连环》、《四季相思》、《江南春早》等,奠定了江南民歌演唱的艺术风格。1980年代期间,著名民歌理论研究专家江明惇先生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收录了500多首传统民歌。“这次活动的举办,再一次弘扬了江南民歌在新时代中的传承、改编与创新。”00I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文化相对多元化。“民歌如今在上海都市文化中尚处于较边缘的地位。”郭树荟认为。这也是传统音乐研究者们的痛点。

相关阅读:

  • 信天游是中国哪个省的民歌风格(阿里郎是什么族的民歌)
  • 《春天花会开》赛制升级 华晨宇精准预判排兵布阵
  • 刊物登大尺度诗歌?出版社:适合初高中生,诗很有名建议通读
  • 全能民歌小天后李金点登《健康博览》封面
  • 唱响美妙民歌唱出大美中国
  • 董文华60岁生日,众星云集,都是大佬级别,毛宁黄鹤翔等人在
  • 蒲巴甲的“火辣情史”,和他著名的前女友们
  • 她凭一首歌,封神10年
  • 李建复洪小乔黄瑞丰林隆璇出席“相知相守民歌45演唱会
  • 女心理师电视剧全集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