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移民出去的潮汕人在外只说自己祖籍潮州,而不是按现在的潮汕四市划分。这个潮州指的不是潮州市,而是当时涵盖整个潮汕地区的潮州府。在上千年的时间里,潮汕一直以潮州府的形式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东南沿海因地形所限
行政区的范围会变,但政区中心基本稳定(横屏)▼

但是潮州府与今天的潮汕地区也有所差别,和今天的潮汕四市相比,潮州府只有汕头、揭阳和潮州三市,并不包含汕尾。
其实这也带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名字里有“汕”字的汕尾,究竟属不属于潮汕概念?
汕尾位于广东惠州市以东,揭阳市以西,是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界地带,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习惯性地用海丰和陆丰两个县城的简称“海陆丰”来代指汕尾市。
历史上海陆丰多数时候属于惠州府,而不是有着广泛潮汕认同的潮州府。但和客家文化主导的惠州其他县相比,海陆丰的客家味又不够浓郁,多少显得有些异类。
汕尾人的也是中原南迁的河洛人后裔,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大量莆田、漳州一带的“福佬人”和后进入汕尾的客家人,以及原住民等族群在这里交流繁衍,所以汕尾呈现出一种和惠州以及潮汕其他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方言也有一些差异。就以方言论,汕尾地区说“福佬话”,是一种比潮州、汕头、揭阳更近似于闽南方言的语言。
海陆并进的话,可能海上还联系更紧密一些▼

不够潮汕也不够客家,离闽南又太远,让汕尾的文化分类问题长期显得尴尬,反映在行政区划上,今天汕尾地区的历史归属也是模糊了多年。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广东宣布独立,新的广东政府逐渐裁撤清代设置的各级行政机构,并在广东省内设置了6个“道”一级行政单位。
这6个道从管辖面积来看与清代规划没什么不同,但对于广东的重组来说意义深远。以潮汕地区为例,民国在此设置了潮循道,基本等同于清帝国时期的惠潮嘉道,但取消了清代这一区域内惠州、潮州和嘉应(梅州)这三个府一级行政区,由潮循道直接统辖下属25个县。
相当于改组了“道”一级
然后裁撤了“道”和县之间的“府”(横屏)▼

另外,民国的潮循道尹驻在澄海县的汕头,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潮汕地区的行政中心从潮州转移到汕头。
这是因为汕头由列强侵略而强制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汕头优越的条件让其得到迅速发展,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成为了粤东地区的经济和交通中心,逐渐取代了潮州的区域中心地位。
甚至有说法认为汕头是一座有内海的城市
似乎是中心城区南侧那一块
(图:google map)▼

变动不居
1949年,汕头解放后,定为省辖地级市,并短暂设立了粤东行政公署,统辖潮汕、惠州、梅州地区。后粤东行政公署被撤销,中央在潮汕地区设立了“汕头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