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时候,抗战形势越来越严峻了。湘西大部分各种组织兵都开始选择集结在一起共同作战。
湘西苗民革屯军,他们找来沈从文谈判,想要组织团结起来一起抗日,最终他们成立湘西阁革抗日军,并由薛岳率领。这个军队里面有7000多名的苗族将士,其中就包含有竿军。

他们参加了多次会战,长沙三次血战,衡阳战役等最终与日寇在雪峰山进行最后的决斗。当时的情况是血洒了整个雪峰山头,创下了丰功伟绩。
这是一支能让全世界佩服的军队,有人说每一次的苦仗和硬仗打下来几乎都有竿军的帮忙。他们所过之处,敌人都是闻风丧胆。他们从大山里走出来,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他们具有“冷血铁军”之称,参与了解放东北的战役,解放华北的战役。竿军部队齐心协力,拯救了在水火之中的山东济南,接着跨过长江直逼四川,随即解放了重庆等地。
每一次新的战役打响了,都会有新的竿军成员加入到保家卫国的战队中。他们准备背井离乡远赴战场前,全体湘西留在家里的老人小孩,都会举着大旗在给他们送行,他们高呼:“只要竿军在,中国就不会灭亡”。

送行的队伍里,有还在披麻戴孝的妇女和孩子,他们因为上一个亲人的离去,眼角的泪水还没有干,就要给另一位至亲送行。举着旗子的手是干枯的,他们眼神里充满着哀怨和舍不得,脸上布满的皱纹更是给这份感情添加了一分悲怆。
后来根据事实统计,刚开始进行抗日战争准备时,湘西凤凰城的人口在九千多户,但是其中参加竿军的人就至少有53000名,他们中有三千多名的指挥军官,50000多名的兵力储备。后来经过一次次的战役之后,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湘西凤凰里在战争中牺牲的十几岁到二十多岁的男士已经不计其数了。上万个孩子在还没有记住自己父亲长相的时候,就已经永远地失去了父亲。
三、沈从文:14岁时就是“副爷”,弟弟是大将军
你知道沈从文是我国著名近代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曾经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边城》等人尽皆知。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沈从文也曾是湘西竿军中的一员,甚至他还是其中的核心领导人物之一——陆军中士。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湘西凤凰人。湖南电视台曾经播出过一部抗日大剧名叫《血色湘西》,这一个剧的播出,引起了很多人对“竿军”的好奇,其中血色湘西中的主人公龙耀文,就是用沈从文作为原型来写的。
竿军的产生看起来是一件非常值得人骄傲的荣誉,事实上也隐藏着一段让人惋惜的历史。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清政府实行“屯田养勇”的政策,后果就是造成了当时社会的畸形,湘西凤凰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军兵。
只要是有人当兵的人家,门口都会有一块用图上白色颜料的木头牌子,木头上面用红色的笔,记着参军服役的人的姓名,年龄,职位等。
一般情况下,从街头到街尾,每家每户都会有这样的一块白色木牌。
他们可以每个月凭借着这块牌子到各自的营地里面,领取薪水和粮食,所以造就了整个凤凰没有人从事他业,一律参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