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德曾流传这样一句老话:“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这句老话在赤峰、朝阳等地(热河地区)也广为流传。不过除了老一辈人和一部分历史爱好者,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这句话背后的意思。这其实反映的是平泉昔日的繁华。
“哈达”就是指“乌兰哈达”即今赤峰;“八沟”说的是原“八沟厅”也就是平泉;“拉不败”说的是物产丰富,源源不断、一车一车的拉不完;“填不满”是说商业繁华,供不应求、运来多少卖光多少。
在京剧《苏三起解》中,崇公道替苏三问:“过往商客有去往南京的无有?”后幕回答:“去南京的前三天都走了,如今尽剩下热河、八沟、喇嘛庙拉骆驼的了!”可见八沟作为塞北商贸重镇,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
平泉古称“八沟”,又名“榆州”,县城群山环抱,两河汇流,是个历史悠久、商业发达的塞外重镇。同时又是京津唐通向赤峰的要道,更是喜峰口外第一个“大市场”。当时对平泉美丽的景色,繁荣的城镇,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
平泉溪涌贯衢流,瀑河源原古榆州。
红山显露青天外,紫霞潜伏闹市头。
群峦俊秀推馒首,影壁形奇地半球。
猴峰直竖冲霄汉,凤岭横陌接斗牛。
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承德肇建行宫起,到民国20年(1931年)这两百多年间,正是平泉商业发展的兴盛时期。直至1933 年日军侵占热河后,平泉商业方才步入萧条。
据记载,咸丰年间(1851年)平泉城内有商户168家,清末民初(1911年)平泉街有东、有伙、有三大字的商号300余家。民国九年(1920年)时,县街共计有864户,5708人,其中商户376家,3431人。另喀喇沁分所、中区、东区、南区、西区、北一区、北二区共有商户185家。以上数字表明,当时平泉县城的商业、手工业是十分繁荣的。
据说在旧社会时,学艺的工匠、住铺的店员都不准带家眷,三年出徒后每年准允探家一次;如在街内成亲安家,就会被视为不可靠而被解雇 。惠发合杂货铺掌柜的曹玉轩,原籍玉田人,就因娶妻安家而被解雇。
自从民国十年(1921年),特别是日军侵占承德后,伪满洲国以长城做为南界,平泉与关内的交通由此中断。加上战事频发,日伪经济封锁、不许贸易,抓“密输犯”和“经济犯”,搞“配给制”,致使货物和日用品奇缺。纸币不通汇兑、金融枯窘,更使商人坐困、市面萧条、百业凋敝,繁荣的城镇日渐衰败。到了伪康德三年(1936年),平泉还剩下有东、有伙、有三大字的商号已不足200个。
在1933年以前,“五行八作”兴盛的八沟大街素有“二十里长街”之称。那时候的平泉,沿街的商号店铺鳞次栉比,远近闻名的饭店、银行、粮行、杂货铺、糕点铺、货栈、烧锅共300余家,所经营的米面杂粮、绸缎布匹、皮毛杂货、醇酒海味、日用百货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