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美年健康的业务扩张到32个省市自治区、215个核心城市,布局400余家体检中心,其中,美年健康控股146家、参股155家、在建超过100家;慈铭体检控股60家、参股5家;美兆体检控股2家、参股3家;奥亚体检参股7家。全年体检人次超过2160万,预计2021年将服务超过1亿人次。在美年健康的计划中,2018年公司的体检中心整体规模会超过600家,服务人次达到3000万。
相比之下,爱康国宾的体检中心规模稍显逊色。据爱康国宾官网介绍,截至2018年11月,爱康集团(包括并购基金)已在香港、北京等37个城市设有120家体检与医疗中心,服务600万人。
瑞慈体检的官网则介绍,公司目前在北上广深等各地开设了41家机构,服务人数为百万级别。
三家上市体检机构的市值也反映了他们的规模。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17时,美年健康的总市值为527.85亿元,爱康国宾总市值为87.95亿元,瑞慈医疗总市值则是20.50亿元。2017年年报中,美年健康、爱康国宾、瑞慈医疗的营业收入则分别是62.33亿元、35.46亿元、10.80亿元。
如果按照2015年专业体检市场163亿的市场规模来计算,2015年爱康国宾和美年健康(含慈铭体检份额)的市占率分别为14.69%和14.61%,市场集中度较低。
近年来爱康国宾与美年健康这两大行业巨头的市场争夺战引人瞩目。
2014年4月,爱康国宾在美国上市,2015年8月,计划退市。当年11月,美年健康公告称,拟向爱康国宾提交私有化交易初步邀约。12月,爱康国宾启动“毒丸计划”,反击收购邀约。此后,美年健康多次提价,试图以现金收购爱康国宾。
2016年2月和5月,爱康国宾两次起诉美年健康侵犯商业秘密、侵害其健康体检软件系统著作权。2016年3月,美年健康计划收购慈铭体检,爱康国宾向商务部举报该收购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2016年6月,美年健康发布公告宣布退出收购爱康。10月,美年健康宣布申请暂时中止审查收购慈铭体检股权相关交易事项。也就是在2016年10月6日,瑞慈医疗在香港上市。
新京报记者 阎侠 张妍頔 林子 实习生 李大伟 任婉晴
━━━━━
观点
“体检”非普通商品,应从医疗属性予以规制
“体检”不能作为一种普通商品,将“质量”识别责任交给普通消费者或者市场试错,应该从医疗属性予以规制。
12月2日,国内最大体检公司之一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爆出体检领域丑闻:护士冒充医生看超声;抽血不做检查,直接出结果。对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张黎刚举例称,“因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如果体检中心抽的血做都不做,错误率最高是千分之三”。所以行业内会有很多不正规的假体检公司。
体检乱象并非首次曝光。笔者认为,之所以体检领域频爆丑闻,原因并非“只看中价格便宜,而不注重质量。”其问题核心在于,“体检”被从医疗领域剥离出来单独作为一件商品存在,甚至游离于医疗监管之外,但“体检”的结果却又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依然无法脱离于疾病预防的范畴,具有较强的医疗属性。因此,“体检”不能作为一种普通商品,将“质量”识别责任交给普通消费者或者市场试错,应该从医疗属性予以规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对于生活品质越来越看重,身体健康也被摆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当今社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包围下,各种因为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导致身体崩溃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定期体检已经成为大多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选择。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全国体检人次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1/3左右,达到了4.56亿人次,保守估计,到2021年,体检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40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18年我国健康体检人次将达5.75亿。据统计,目前公立医院的体检机构约占70%的市场份额,民营体检机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