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班主,您的金手指,本来是一个师门传说,就这么玩成了综艺段子。
金手指,还会金吗?
03
一段有点“过时”的回忆。
相声是从何时走向主流,成为“中华艺术瑰宝”的呢?
大概是从众人开始“穿个小西装,抹个红嘴巴儿”上电视开始。
这是北京相声。
当时,从传统天津相声学来的郭德纲,可站不上这样的舞台——
他是被“反三俗”的对象。
2006年,相声界爆发“反三俗”运动。数十名相声演员,包括姜昆、刘兰芳等,商量着要反对相声中的“低俗、庸俗、媚俗”。

最大的矛头,直指天津来的“街头相声”。
矛头那个尖尖,直指郭德纲。
可相声是手艺,得靠本事说话,结果很公平:
草根里飞出了金凤凰,掉毛的主流不如鸡。
结果一晃眼2020年,郭德纲也登上庙堂,成了宗师,俨然主流。
俱往矣,现在的敌人可不是北京相声,而是市场上所有正受欢迎的喜剧形式。
就拿李诞的脱口秀团队举例。
你看今年,很明显,一堆新人,乱拳打死了老师傅。
第7期《脱口秀大会》,炸场的是王勉啊,豆豆啊,杨蒙恩啊。
“我不想上班
我不想陪女朋友
我不想弹吉他”

还有杨笠、颜怡颜悦、李雪琴……
新生女性的力量,一样不可小觑。
“他们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如当年郭德纲般的针砭世态,也绝不缺席。

回过头。
德云社的新人在干嘛?
小圈子的狂欢吗?
要Sir说,“基本功不行”,“蹦迪走秀太分心”,这些郭班主都说得对。
但差的,仅仅是这些吗?
德云社新人的发育速度,究竟慢在哪?
不是表扬李诞调教得好,而是脱口秀的新一代,真做到了修行在个人。
输了的,都是因为闭门造车,老狗玩不出新戏法;而赢了的,总是从生活里来,回生活里去,永远揪着世态那根神经说事。
……其实,也和郭班主当年很像啊。
德云社?只有师父的“传统”,看不出徒子徒孙的“入世修行”。
Sir翻看今年德云社开箱的名单。
很大一部分是传统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