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河划界原则分析,忻州市的版图设置有些问题。其原因是忻州市包含14县市区,版图在山西最为辽阔,总面积达2.515万km²,占比山西省的1/6。面积虽然辽阔,但河山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在历史上,相互之间交流较为困难,这就为行政管理的效能带来麻烦;如今,忻府区虽然建成区扩容猛烈,但短期内也很难起到“以区带市”的作用。
先对忻州市地域做一个分析:
忻州市位于晋省中北部,北隔长城与大同、朔州相接,西隔黄河与陕蒙毗邻,东依太行与河北相望,南与太原、阳泉、吕梁接壤,论及面积,山西第一。 忻州市辖1区1市12个县,即忻府区、原平市、代县、繁峙县、静乐县、定襄县、五台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宁武县。
忻州市不太像一个山河有机体。南北走向的云中山脉犹如一条屏障,将忻州市一分为二,其西部为西部高原,设有西八县;东部为忻定盆地和五台山,设有东六县。西部高原又分为两部分,东部是汾河谷地,由云中山、管涔山与汾河河谷组成;西部是黄土高原,包括六县,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忻定盆地分为滹沱河谷冲积平原与五台山区两部分。
忻州东西交通困难,不利于统御。忻州,由于山脉多南北向,多沟谷、盆地,因而南北相对容易交通;但东西却受制于凸起的山岭,通行很艰难。没有一条坦途大路能将忻州连接起来。这是忻州地理交通上的缺陷。北魏永兴二年(410年), 忻州称“秀荣”,这是今忻州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忻州”,管辖忻州市西南部,这是忻州地级行政建制的起源。但是,来自忻府区(称“秀荣”)的政令,很难轻易传递至黄河边,其间有云中山、芦芽山和管涔山这几架大山横亘,难以逾越,比起忻府区前往太原府,要艰难许多。尤其是在民国以前,交通驿路原始简陋,工具以步行、骡马驴为主,移动缓慢难行。在当时,最好的办法,必须将忻州市分割为几块,以“州”的形式管理,否则就不好将其统御起来。
内长城总揽忻州。笔者以为,唯一能够将忻州市联系起来的,大概就是东西贯通的内长城及其三关。长城赋予忻州突出的军事防御价值。军事防御为其第一地域密码。因战争发生或示警而形成军马调度和地域的后勤配合,反而部分整合了这种地域之间的互动。
自古至今,忻州市境内南北通道较为顺便,东西通道异常艰难。南北有三条线路,西线沿黄河南北展开,其要害关隘为偏头关;中线由恢河—汾河峡谷组成,中间隔着分水岭,关隘有三:阳方口—宁武关——娄烦关;东线为忻州—代州线,道路最为开阔平坦,为主道,要隘为雁门关。这三关合起来,对于明清京师的防卫,被划为“外三关”。另外,滹沱河上游峡谷呈东西向,其顶头也有一关隘,属于“极偏僻”关隘,这就是平型关。比起外三关,其重要性略减,但在近代史上却颇具传奇色彩。
算下来,就是四个关。
山河关”和英雄崇拜情结。本来这些关隘受山岭阻隔,无大路连接,也并无必然性联系,但内长城却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一套大型国防工事系统,明代称“山西镇”,又称太原镇。这种来自国家的政治军事力量强化了地域的整合、互动, 而且几乎是唯一的强势力量。这在中古以前,几乎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