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毫无疑问知网是具备市场支配地位的,虽有竞争对手,但其影响力、市场份额和文献资源都有很大的优势。低价稿酬、频繁涨价以及查重条件严苛等行为有可能触及《反垄断法》的禁忌。不过他也谈到,一家企业是否涉嫌垄断,需要相关部门来认定,有一定的程序和流程。
方兴东则表示,作为上市公司的组成部分,此次赵德馨教授的判决对知网有着摧毁性的影响:法院并不支持目前知网的授权模式。而知网要跟所有的论文作者一一完成本人授权,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人人来索赔,等待知网的结局就是破产。目前,随着维权浪潮的掀起,知网整体的商业模式面临“破局”的困境。
那么,应该如何建设一个学术共同体?
“知识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应该由全人类共同享有。大型数据库整合学术信息和资源,可以收取合理费用的,但不能来牟取暴利,这超出了合理的界限,知网不能漠视公共利益”,翟巍认为知网未来需要纠正其有可能涉嫌垄断的行为,将基本的商业原则确认下来,不能让社会公众来支付高额费用。
去年两会,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把知网一般的论文浏览和下载功能纳入国家购买服务,在国内供用户免费使用,论文查重、论文引用检索、大数据服务等可继续收费。
“这也许是知网未来的真正出路。在中国,大多数学术期刊,甚至连自己的网站和电子版都没有。知网恰是最好的开放存取的基础设施。如果能利用这个契机,可鼓励其向公众免费开放基础资源,再做其他增值服务,探索发展可能。”方兴东表示,如果知识服务企业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必然造成权力和利益难以调和的失衡,那路将只会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