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梦清
如今知网恐怕要感叹一句“流年不利”:
先是输掉了与赵德馨教授的官司,后又因中国科学院宣布因不堪知网连年上涨的费用而停用的消息,再次冲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此事也引发了连锁反应。继赵德馨教授之后,中国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苏少之、湖北作家陈应松、湖南作家蔡建文纷纷与知网打起了官司。
其中陈应松提出了按照1500元/千字的赔偿要求,但知网称即使是按照赵德馨教授提出的200元/千字的赔偿标准,也赔不起1200亿的全部在库产品。
没有人同情知网,人民网接连发布了3篇声讨知网的“檄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已关注到各方面反映的知网涉嫌垄断问题;法治日报则在昨日发表文章称,多位专家认为知网的侵权行为是长期的、连续的,而目前解决知网困境的时机或已成熟”。
连日来,众多关于知网的报道揭开了知网背后庞大知识产业链的一角,但更令大众关心的是,知网的运营主体作为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股份)的子公司,追求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其作为国家的知识基础工程设施,也应当追求公共价值,知网该如何在两者中取得平衡,它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霸道的知网,一分钱也不给降
只要上过高等院校,没有人不知道知网。
诞生于1999年的知网,脱胎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依托中国知识基础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rue,CNKI),知网现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出版平台和数据运营商,经营着学术传播、数据库销售及其衍生服务。
截至目前,知网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累计整合国内外期刊文献2 亿多篇。至2020年,知网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万家机构用户,全文下载量达每年20亿篇次。
“对于每个学术研究者而言,知网就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在《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中,有学术期刊编辑如是说,无论是高等学校的学子做毕业论文还是教授做项目研究,其首选的知识数据库便是知网,而查重系统的诞生也加大了学校对知网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