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如今的知网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力机制——对著作权人的权力、对期刊等出版机构的权力,对学术评价的权力等,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传播率、被引率等评价数据,已然成为学术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甚至间接影响着职称评审——因此大部分创作者难以招架论文被下架的命运。
对于期刊而言,大部分都是事业单位,有国家财政专门支持的办刊经费,相较于发行收入,他们更在乎文章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而作者对期刊也有依赖,如果不同意期刊方的投稿声明或者版权协议,期刊大概率不会用你这篇稿子。这种情况下,作者宁愿不要钱也要发稿。
![](http://imgq8.q578.com/ef/0507/da6e5ac5fa0674e5.jpg)
![](http://imgq8.q578.com/ef/0507/6d33686abc7acf83.jpg)
图片来源:网易数读
而知网靠着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强势地位巧取豪夺,于低买高卖中获得了丰厚的报酬。同方股份的财报显示,其子公司同方知网的收入连年增长,于2020年的收入达到了11.68亿元,其毛利率则稳定维持在50%以上,这比苹果的毛利率还要高。
![](http://imgq8.q578.com/ef/0507/65e9d9dac8f38e39.jpg)
治理的时候到了
事实上,知网在业界拥有如今的地位,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各类科研机构支援,以及数之不尽科研成果的资助。
据财新网报道,1995年8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下称《光盘版》)正式立项,其当时由清华大学主办,并由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清华信息公司)和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电子出版物编辑部联合制作,其中清华信息公司是由王明亮与清华大学物理系联合创办成立。
1996年12月,《光盘版》经原新闻出版署批准后正式创刊,按月定期发行。《光盘版》通过与期刊社、杂志社合作的方式,以光盘为载体收录学术文献电子资源。当时的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1999年3月,王明亮在《光盘版》的基础之上提出建设CNKI工程——这被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重中之重”项目。
1999年6月,《光盘版》实现网络化,“中国期刊网”开通,标志着CNKI工程初步建立。2003年,“中国期刊网”更名为“中国知网”。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CNKI工程运营方的知网及其背后的主办单位、控股公司都在不断变化,如今知网的内容建设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学术期刊公司)承担,技术与服务由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同方知网技术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方知网出版公司”)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