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果有目标公司,记着别光用E-mail发送简历(作为附件),记着同时用邮寄的方式,如UPS或FedEx,发一份漂亮的打印版。
3.如果用快递的方式寄简历给目标公司,用手感好点儿的纸。同时要容易阅读——格式美观、排版合理、字体适宜、字号为12或14等。
4.简历应该有目的,要把关于你的所有信息恰当地整合到一起,
5.如果你有目标雇主,简历的目的就是争取面试机会。
大多数时候,简历的目的仅仅是获得面试邀请,面试才是推销自己的时机。
反复仔细阅读自己简历上的每个句子,用这条标准来评判:“这条会帮我获得邀请吗?还是看起来让人费解,令人讨厌,甚至直接被拒?”如果你对某个句子拿不定主意,就把它删掉。如果有很重要的点,记着在面试的时候提及。如果你觉得有些东西一定需要解释,或者进行更多阐述,也在面试时进行。
简历不是“老实交代的忏悔书”
6.面试的时候,别一上来就谈你不能做什么。最初要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你能做的——你能胜任该岗位的全部任务。把不能做的,留到他们说要录用你的时刻再谈。
7.如果你有讲行话的背景(军队),要把你的经验转化成雇主的语言
8.如果发简历时没有特别的目标雇主,“关键词”很重要。如何把关键词写在里面,——“8个关键词让你的简历火起来”(网址链接:www.squawkfox.com/2009/04/02/8-keywords-that-set-your-resume-on-fire)。
9.别把推荐信放在简历里。
推荐信最好还是在雇主见过你以后再拿出来。同时,千万千万要注意,如果没有书面许可,不能在简历里把某人列为推荐人。
如果推荐人同意推荐,那让他们把推荐信给你,你扫描下来。
别让推荐人随意推荐。他们很可能这样说:“不会评价你是不是人才。”那类“推荐”虽然诚实,但对你毫无助益。
10.别忘了:对于雇主而言,雇用实际是淘汰的游戏。尤其当很多人申请同一个职位时,他们读简历就为了一件事情:找一个理由——任何理由——来淘汰你,这样就能把一堆简历,降到可控的面试数量。
现在的网申更是在网络上降低招聘成本,所以简历一定要简单而精华。
◆ 简历发在哪儿,结果大不同
而把空缺职位发布在自己的网站上,他们只需要看有响应的求职者发来的33份简历。
如果求职者采取主动谋求工作的方式,而不是坐等空缺,比如,把心仪工作名称输入搜索引擎,然后给搜到的公司发简历,雇主只需要看32份申请,就能决定面试人选。
如果求职者再主动些,选一家想去工作的公司,找到一个推荐人(比如某个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员工),雇主只需要看10份候选人的简历,就能找到面试和录用的合适人选。
简历的核心目的是让你获得面试邀请。面试的核心目的是让你获得二面的机会。二面或接下来面试的核心目的是帮他们决定是否喜欢你,是否想雇用你。当然,你也要决定是否要加入这家公司并为之努力工作。
◆ 第三章 本月有1000万空缺职位
主啊,请赐我平静的心,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请赐我勇敢的心,去改变那能够改变的;请赐我智慧的心,去区分这两者。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1892—1971)
◆ 好消息:2008年以来,求职市场没有改变
两方面都对:2008年以来,求职市场急剧变化;2008年以来,求职市场没什么变化。
答案在于内在本质和表面行为的区分。
求职的表面行为一直在变化,都是由科技决定的。
求职的实质从未改变。找工作是关于人性的,实质就像人类的另一种活动——约会。
面试的时候,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我?”意味着“嘿,老板,你在找人干你想干的事儿,还要和你们合得来。这些都算上,你觉得我怎么样?”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选你?”意味着“你会提供最能发挥我的能力的、让我感觉有用武之地、受人重视的,并能有所作为的环境吗?”
求职和工作,实质就是求职者或员工回答“为什么我选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