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描述中才真正了解了辽时清水院之缘起。
此碑名为藏经记碑,除描述寺史之外,还记录了辽时居士邓从贵舍钱印大藏经的过程,“印大藏经凡五百七十九帙,创内外藏而龛措之”,所印应即是极为罕见的契丹藏,此碑也是研究大藏经的重要实物。
香云法雨之龙王堂
从进山门始,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和大悲坛,由东向西,大觉寺各殿堂沿中轴线依山势层层升高,步移景异,层次分明。自大悲坛后,则是寺院布局精巧的后山园林。
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耸立于松柏之间的高大白塔,人称“松柏抱塔”。
塔为典型的藏传覆钵式白塔,高约十五米,砖石结构。
塔基平面铺以花岗岩条石,正东面有石阶可供上下。塔座为八角须弥座,上下枋雕仰覆莲。束腰正四面雕五爪云龙,正中菱形一条,四岔角各一条。其余四面分别雕葵花,牡丹,莲花,西番莲,花卉造型精美,形态各异。
八角须弥座上再承圆形须弥座,上下仰覆莲,中为折枝莲花。圆形须弥座上三层混砖叠涩,上置钵身若瓶,塔肩圆润。
塔身正东面开有焰光式塔门,中间雕隔扇门。
塔身之上相轮十三层,最上承华盖,金属华盖上雕刻一圈“佛”字,华盖下悬风铃,最上为铜质宝珠式刹顶。整座白塔,造型优美,比例匀称。
此塔无碑无铭,其名称、功用及建造年代向来有争议。有人以乾隆十二年(1747)《御制重修大觉寺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