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拥有迤逦的海岸线、置身于东南海域万顷碧波之中的美丽小岛,于2007年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岛上气候宜人,生长着数千种植物,绿簇花丛掩映,素来还有着“海上花园”的美称。时间的风雨锤洗,赋予了鼓浪屿中西文化交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深厚底蕴。鼓浪屿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迄今岛上留存着千余幢中西合璧、风格各异的风貌建筑,向世人呈现“万国建筑博览馆”的风采,鼓浪屿人则保留着热爱音乐文化的传统,在此还可欣赏到“国内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使鼓浪屿享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
0102030405





19世纪4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鼓浪屿成为一扇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见证了晚清王朝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迅速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质的历史国际社区[6]。2017年7月8日,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地。
03鼓浪屿是如何“长胖”的
鼓浪屿东海岸地块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始具现有规模,全岛现有区域面积较百年前有较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昔日填海造地建房等人为活动。早年间鼓浪屿岛上的地貌除龙头山(今日光岩)、升旗山、鸡冠山、旗仔尾山(今英雄山)、鸡母山、浪荡山(又称骆驼山)、笔架山、垵仔尾山、大石尾山和燕尾山等10个山头的地势较高外,其余大部分为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很少见到大片平地。海水退潮时,沙滩环岛,尤以东部海滩最辽阔。现如今岛上东部海岸所见到的一大片平地,都是历次筑堤填海所致,该片土地南起覆鼎岩北麓的皓月园,北至燕尾山南麓之救世医院旧址。整条海岸线长1600多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