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洞隧道于1976年开凿,1990年竣工。昔年该处面海,退潮时则显出一大片海滩。其范围北起王仔添所筑的堤岸角头,南至福州路1号及其后之第三排房屋的78号宅基地。主要可分为以下三部分:(一)龙山洞口的海滩:今三明路的3号与5号背后有两座大栈房,均为1845年英商和记洋行建造的仓库。同时,和记洋行还在今龙山洞口前面的海滩延伸约40米处筑堤填海造地,建造了南北相邻的两座大栈房。该行还于两栈房濒海堤岸筑一深入海中的专用码头,用于靠泊船只起卸出入栈房货物。在附近的1号栈房的门前也建造有一条较长的码头,落潮时可靠泊驳船。这两座码头均称为“和记码头”。(二)龙山洞口南部的海滩:目前的福州路(现编 123号和129号以及与艺术幼儿园同一排列的房屋除外),在1927年之前全部是海滩。1927年,菲律宾归桥苏谷南与苏拱南兄弟联络林恩典、林恩赐、王振旅三位建筑包头和另两位参与者(姓名未详)7人组成利民房地产开发公司,即向黄勗斋的后裔代理人黄祖荫购买其祖上作为船坞的海滩,并经当时政府许可,在上述海滩筑堤填海造地,建扇出售,或单售地皮。(三)龙山洞口北部的海滩:在今编三明路1号、3 号、5号、7号、20号和龙山洞口两座栈房前面,原来都是海滩。1976年,人民政府始从三丘田王仔添的海岸,筑堤至南部黄仲训所建之堤岸衔接,一方面利用开凿龙山洞隧道的废石填入堤内,一方面利用全区垃圾及建筑土头倾人造地。
③旧通商局口海滩
清同治十年(1871年),在今黄家渡老工人俱乐部附近有个通商局,是专司通商交涉事宜,兼理微小词讼的衙门。当时,该局门口两旁均为海滩,附近筑有一座杉木架构的木梯渡头,称为通商码头。迨1928年,黄仲训出资十几万块银元,从当时的东方汽水厂北面,筑起一条300余米长的堤岸,使今厦门航海俱乐部角头与和记栈房堤岸相衔接,填海成陆。

东方汽水厂附近码头历史照片,右侧不远处即黄家渡码头
然后又于旧通商局南面之路(今农贸市场北面)至堤岸处,筑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码头并于堤岸上建了钢筋水泥结构的门楼,门楼顶横书“黄家渡”三字。


黄家渡码头历史照片
填地后的黄家渡一带,曾先后作过何姓的码头工人聚居点、建造民产码头(运输岛内粪便出岛的专用码头)、木屋居民区、英国伦敦马戏团演出场地、黄家渡难民所、饮食市场、盐务局露天堆盐场、基督教聚会处、柴炭商业街、厦门航海俱乐部、和平公园、鼓浪公园、农贸市场、龙泽别墅和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