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个星期后,治保主任沈大妈也向户籍警察反映了一个奇怪的事情:
那天下午,雷雨交加还伴着狂风,几个小孩子在雨过天晴后出门玩耍。
突然间他们看见弄堂门口水潭里有个女士用的胸罩,小孩子好奇地问道:“这是谁家的胸罩?”
其他小朋友也都聚集过来看热闹,有一个小孩子胆大地拿着胸罩仔细观察。
只见这只胸罩里塞满了棉絮,外面还缝上一层绸布,因为使用次数多,绸布已经破碎,小孩子从破碎处拉出大量棉絮。
小孩子惊讶地大声喊叫着:“这个女人假装大胸,里面都塞满了棉花,是假的!”

在场围观的小孩子都哈哈大笑,其中一个孩子还用小竹竿挑起胸罩相互追逐着,其他的小孩子在后面哄闹。
治保主任沈大妈路过看到几个孩子在玩弄一个胸罩,生气地大声喊着:“你们几个在干什么!”
小孩子们看到沈大妈吓得四处逃窜,沈大妈捡起胸罩在弄堂里高声大喊:“哪位大姐晾晒的胸罩被大风刮下来了?快来居委会领取。”
沈大妈沿着弄堂来回喊了好几遍,终于有一个高挑的女士从6号楼走出来,对她笑着说:“沈大姐,这是我丢的,没想到被风刮下来,不好意思,多谢你。”
沈大妈只知道弄堂里有一个经常穿旗袍的女子,却从未和她打过交道,多问了一句:“你住几楼?”
“我就住三楼。”
这件事放在现在再普通不过,可是放在当时那个年代,却颇为罕见。
沈大妈仔细观看那个胸罩,觉得十分蹊跷,在当时的环境中,女子以简约朴素为主,服装大多以列宁装和军装为主。
基本上没有女子会为了显示胸大在胸罩上做功夫,而且这个胸罩真的很特别。
户籍民警先后接到两人的举报,不得不引起重视,马上搜查雁荡路55弄6号3楼的户口。
原来这名女子叫王秀娟,是1951年从基督教青年会女子部搬来的,但是她从什么地方搬来的?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档案上面都是空白。
户籍民警将她作为重点人口观察,想要弄清楚她过去的经历。
为什么改成女人的名字?
1951年4月27日,上海公安局响应国家号召,开展镇反运动,他们抓获大批特务、反革命分子。
新政府将浮在社会表面的特务和恶霸、散兵游勇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有一些潜伏很深的特务还未抓捕归案。
为了将那些隐藏在各个角落的特务和反革命分子捉拿归案,上海市公安局的余存熹和杨文元到淮海路各分局调查研究,希望能找到敌人特务的线索。
盛夏的上午,两人在公安局里查阅重点户籍资料,雁荡路55弄户籍民警记录的两份群众举报资料吸引他的视线。